第94章 伐毛洗髓

    第94章 伐毛洗髓 (第1/3页)

    “胡惟庸!”朱元璋厉声喝道,“你还有何话说?”火焰在他的眼睛里熊熊燃烧。

    胡惟庸慌慌张张地上前一步,两腿一曲,跪在地上:“皇上息怒!臣那车夫里通外人,故意在驾车时弄翻马车,杀死犬子,臣……”

    “你怎知是故意的?”朱元璋一拍御案,差点从龙椅上跳起。

    “皇,皇上,那条路十分平坦,马不可能无缘无故受惊翻车,而且有人看见一个女子突然穿到马路当中......”

    朱元璋再一次打断胡惟庸的话:“这些都是你的推断,你可有真凭实据?那女子现在何处?”

    “那女子......”胡惟庸不知该如何回答,他的护卫带伤而归,没有擒得撞车的女子。

    朱元璋似乎也不想听他辩解,横眉瞪目说道:“大明律法于你适不适用?你家发生的案子,死了人要不要在刑部立案?还是你胡惟庸一人说了算?”

    “臣不敢!臣不敢!”胡惟庸两腿不停地哆嗦。

    他知道皇上斥责他的根本原因不在于草菅人命,而在于藐视律法,一手遮天。

    “皇上饶命!皇上饶命!臣知错了!”胡惟庸痛哭流涕,看起来悔悟至深,恨不得掏出自己的心给朱元璋看。

    大臣们噤若寒蝉,没有人敢替胡惟庸说话。

    徐达面不改色,对胡惟庸的丑态冷眉冷眼。

    “滚!”朱元璋侧过头,不愿再多看胡惟庸一眼。

    胡惟庸识趣地收起痛彻心扉的表演,垂头丧气地躬身告退。

    大殿里一片死寂。

    之后的一两天中,各部的大臣们络绎不绝地送来了举报胡惟庸违法乱纪的奏章。

    他们能爬到今天的位置都是识时务者。

    朝廷的风向往哪边刮,他们心知肚明,从来不会选择艰苦地逆风行舟的道路。

    胡惟庸回府后,立即给朱元璋写了一封洋洋洒洒的万字请罪书。不管有用还是没用,死马当作活马医。

    如果朱元璋对他狠心绝情,那么他就立即召集他的军队打入皇宫。

    如果朱元璋对他尚有一丝仁慈,那么他就再等待更加成熟的时机起事。

    胡惟庸从来没有觉得自己比李善长、徐达、汤和这些天天自诩开国功臣的人对大明的功劳小。

    他在至正十五年就投奔了朱元璋,从“元帅府奏差”到宁国县主簿、县令、吉安府通判,再到湖广行省佥事,哪一个岗位上他不是兢兢业业,任劳任怨。

    他把百姓当做衣食父母,父母饿着,他从不敢吃饱,父母冻着,他从不敢穿暖。如果不是他这样爱护百姓,朱元璋的江山如何能坐稳?

    后来,胡惟庸遇到了他的同乡李善长。

    李善长把他的事业推向了高峰。

    在李善长的提拔下,他被内调为太常寺卿,凭着与生俱来的天赋,一直爬到了中书省左丞这个位置。

    运气就像院子里他亲手栽种下的瓜果,每日都会结出硕大的果实给他惊喜。

    就连仅有的威胁——右丞相汪广洋也因为贪杯以及无能被贬到广东,所有权利都集中在了他的手里。

    胡惟庸知道如何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