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拜谒禹王

    第206章 拜谒禹王 (第1/3页)

    “那么洪水就是敌人,本官再问你,它从四面八方包围了凤阳城,为何只有一处堤坝拦截?”

    知府的身体开始发抖。

    “说话!”傅友德怒目相视,像在斥责帐前无能的将领。

    “下官……知罪!”知府脑子里一片空白,想不起来要回答傅友德的问话。

    以他多年官场混迹的经验,认罪是求生的利器。

    “本官在问你……”窗外的雨声又一次提醒傅友德,他不在战场。

    知府像筛糠一样的身体也提醒了他,站在他面前的不是训练有素的军官。

    傅友德咽了一下口水,调匀气息。

    “你回答本官的问题就行了,不需要认罪。”他的口气缓和了许多,“为何只有一处堤坝?”

    知府如梦初醒,记起了这个问题。

    他惊讶于自己如此胆大包天,对颍国公的问题视而不答。

    他赶紧扶了扶脑袋上的乌纱帽,感慨自己的官运几乎葬送在洪水的手里。

    置之死地而后生,知府猛然丢掉了所有的包袱,他镇定下来,开始全神贯注回答傅友德的问题。

    “以前凤阳年年都有水患,淮河之水泛滥成灾,沿岸州府深受其害。自从建了堤坝后,水患基本得以消除。下官上任以来,河堤从未决口,它把淮河水挡在了凤阳城外。偶尔雨水大的时候,也最多就灌入街面一寸高的地方,因此就没有再考虑多修堤坝。毕竟任何工程建设都劳民伤财,下官也希望百姓安居乐业。没想到……”

    “没想到这次是百年一遇的暴雨,没想到河堤会决口,对吧?安居乐业?现在百姓连家都没了,如何安居乐业?未雨绸缪乃将领……乃为官者必须考量的,这大雨倾盆之时想要治理水患,为时晚矣。”

    傅友德义正言辞,不过他没有动怒。

    他已经进入了新的角色,并且十分清楚他一个外来的人要想治理好水患,就必须和当地知府沟通顺畅。

    “是,国公爷,下官失职!等度过这次难关之后,下官一定加修河堤。”知府很诚恳,不再有一丝胆怯。

    “水患治理重在防范,临时抱不了佛脚。来,这里,还有这里,”傅友德指着地图上的两处地方,“都得建堤坝。另外……”

    傅友德的眼珠转了几圈,眼前出现了硝烟弥漫的战场。

    他指挥士兵们在一座大山的弯道处挖了一个很大很大的深坑,里面可以容纳几百个人,几百匹马。

    夜幕降临,想偷袭明军的元军骑兵鱼贯而来。经过弯道后,他们全部从地面上消失了,他们连人带马掉入大坑。

    一个又一个骑兵前赴后继,一匹又一匹战马失去重心。

    明军不战而胜,朱元璋夸他孔明在世。

    “对!”傅友德又一次重重的拍了桌子,不过这一次他的脸上容光焕发。

    他把洪水看成是元军,把降服元军的那个大坑搬到了凤阳。

    “你们可以在上游挖坑,越大越好,像湖那么大。洪水来的时候,它可以蓄水,这样不就减轻了堤坝的压力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