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偶遇高人

    第358章 偶遇高人 (第1/3页)

    齐泰已经将梅殷视为政敌,并且派出暗探跟踪梅殷,以获取切实的证据。但梅殷似乎比他还谨慎,上朝下朝安分守己,没有露出半点蛛丝马迹。

    “驸马,现在朝中已无将可用,撤回卜万,由谁去顶替?刘真年老,陈亨原是燕王的部下,撤回卜万的话,恐怕才是真的将松亭关拱手让人!”

    梅殷不与齐泰的眼睛正面相对,也不与他分辩。齐泰是兵部尚书,在调兵遣将上,他的话自然更有说服力。梅殷知道自己只需要看朱允炆的脸色见风使舵就可以了。

    黄子澄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现在齐尚书怎么说刘真年老了?当时齐尚书要让耿炳文伐燕时可是说年纪大的将军战场经验丰富。况且我看刘真身体也硬朗得很,不比耿炳文差。”

    黄子澄倒不是有意与齐泰为难,只是不理解齐泰的想法。

    “黄大人,耿炳文伐燕时,我建议用他是因为我觉得他比李景隆更合适。而松亭关的刘真比起卜万,自然是卜万更有能力守住松亭关。”

    齐泰的眉头锁得更紧了,他耐着性子解释,不想再失去一个支持者,他明白他的胜利不仅仅取决于他的说服力,还取决于他的亲和力。

    “可事实证明,齐尚书的想法是错误的,耿炳文没有能力战胜燕军……”

    黄子澄的眼里疑虑重重,最初对齐泰毫无理由的信任已经不复存在。

    “我知道,派耿炳文出战是个错误的决定……”

    齐泰一时语塞,他也对这个决定懊恼不已,并且在耿炳文失利的那段日子和后来的日子里深刻反思了成千上万遍。

    “他善守不善攻,我一时失策,铸下大错。不过,如果当时派出了李景隆,他也未必会打胜仗,后来他的战绩你们也都看到了吧。”

    “好了,不要说耿炳文和李景隆了。我们现在说的是卜万!”朱允炆打断了他们,“黄大人,你认为这封信是真是假?”

    “仅凭这封信,微臣不敢断定卜万叛变,可是如果把他留在松亭关,万一他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