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2章 命丧黄泉

    第542章 命丧黄泉 (第2/3页)

   释沙竹惨叫一声,檀香扇已经来到他的面前,他挥剑格挡,但为时已晚,一点点小小的阻隔使檀香扇占了上风,震落了他手中的剑,在他胸脯留下一张血盆大口。

    恕妃脸色煞白,仓皇绕过宝通,奔向窗口,纵身一跃,消失在万缕金光之中。

    宝通的眼里又现出了笑意,那狼狈的背影带给他无尽的愉悦,这种愉悦使他的身体颤抖起来,胸腔里汩汩的声音冲出喉咙。

    “哈哈哈!”他仰头狂笑,无法抑制,几乎忘了脚旁源源不断冒出的鲜血。

    释沙竹努力睁大眼睛,但是他眼里的光圈却越来越小,越来越模糊。

    他只能靠声音辨别,那是他的弟弟和外甥。

    他们有说有笑,他们叫他站起来,他们叫他加入他们,他们笑话他太懒惰,他们……不见了。

    他堕入无声的黑暗之中。

    宝通蹲下身,伸手缓缓盖上释沙竹的双眼,凝神片刻,摇头不解:“为什么?”

    奉天殿内,朱允炆对着龙案上何福的密报陷入了沉思。

    齐眉山大捷的喜悦还在他的心头荡漾,这场仗的功臣徐辉祖就遭人诟病,那些一直为他殚精竭虑的忠臣无不要求他召回徐辉祖,理由是不怕一万,只怕万一。

    可是他站在了另一个立场,他觉得不应该召回徐辉祖。

    齐眉山大捷是朝廷难得看见的一个转机,它把燕军遏制在灵璧之北。

    如果朝廷早有这样的大捷,朝廷就不会丢掉北平,不会丢掉大名,不会丢掉真定,不会让朱棣从南到北,打下了半壁江山。

    宁国公主传给他的话在他这一端的天平上加上了一些砝码,尽管它无理无据,并且不知是谁传来的消息,但这正好和他的想法不谋而合。

    可是大臣们不这么想,他们认为这有可能是敌军反其道而行之,与何福句斟字酌的描绘,抽丝剥茧的剖析相比,这个消息实在是难以服众。

    朱允炆的沉思不仅限于是否召回魏国公徐辉祖,他还回忆了亲政三年的点点滴滴。

    三年来他历经了坐卧不安,夜不能寐的苦痛,他觉得自己仿佛做了三十年皇位,像皇爷爷一样劳苦,唯一不同的是他建文的宏伟志向还没来得及开始实现。

    他只好把这理解为先苦后甜,相信经历了考验的皇帝才能为百姓带来更多福祉。

    三年来他很少独自作出决定。他的老师们,对他忠心耿耿的辅政大臣们是那么有学识,他无法反驳他们口中的精辟道理,他也不忍心。

    那些日渐昏花的眼睛,弯曲的脊背,失去光华的鹤发全是因为他的基业,他怎么能视若无睹,还加以责备,百般为难?

    三年来他想过无数次,如果燕王打胜了这一场仗,他该怎么办?

    他会成为阶下奴,他会以死殉国,还是一条他没有想到的出路?

    “皇上,驸马求见。”侍卫通报。

    朱允炆抬起头,目光茫然,思绪深陷回忆之中,不能自拔。

    梅殷由远及近的身影俯身跪拜,高呼万岁后,伫立在侧,不敢惊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