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科学对话

    第245章 科学对话 (第1/3页)

    清晨六点钟,东北风。

    晨曦初放,弦月还未隐去,天空就一块透明的蓝色巨幕,点点星光缀于其上。

    一排排荷枪实弹的兵士,嘴里喊着响亮的号子,迈着齐整的步伐,昂首阔步,来到黑石崖以南的静海码头。

    他们是跟杨波一起去舟山的亲卫,还有不少陆战营士兵。

    魏国公徐弘基、怀远侯常延龄也都来了,先跟杨波一道,去舟山歇歇脚,帮助杨波文取舟山,这也是他们先前给杨波的承诺,之后,沿长江逆流而上,返南京。

    杨波的辽宁号是战舰,徐常两家女眷不少,不方便搭乘,他们乘的是蒲家的船,徐弘基和蒲自训现在是亲家,这样的安排也算妥当。

    码头上,前来送行的人络绎不绝,众人频频拱手,殷切话别。

    那个泰西人邓玉涵由褚春分陪着,竟然也来码头为杨波送行。

    “杨老板,一路顺风。”

    邓玉涵像模像样地拱手施礼。

    “三克丝,约翰。”

    杨波也拱了拱手,彬彬有礼地说了句散装英文。

    “杨老板,你的那台时钟实在令人印象深刻啊。”

    邓玉涵竖起大拇哥,赞道:“你把摆球用在时钟上,这是个天才的想法。”

    “你过誉了,约翰。”

    杨波摸了摸鼻子,此处必须要谦虚,不谦虚,心虚。

    “我有个朋友是意大利人,叫伽利略,他曾经通过计算,发现了摆球的等时性,但你是把摆球用在时钟上的第一人,这很了不起。”

    “我们欧洲人也做了不少时钟,跟它们相比,你的时钟也毫不逊色。”

    卧槽...

    这老头儿还真敢说啊。

    问乡楼上的那台时钟绝对是世界上走时最准的时钟了,这一点,毋庸置疑,杨波绝对有信心。

    ‘什么叫相比欧洲的座钟毫不逊色?’

    杨波在心里腹诽道:‘欧洲的座钟就靠齿轮比,还没用上钟摆,走时乱的一哔,完全不堪用,好伐?’

    杨波只能呵呵了,当然他也不会说破。

    “杨波,邓先生还夸了石庙的火柴。”

    褚春分也笑着插一句,“邓先生还说,那座问乡楼也有颇多可取之处,他对水泥很感兴趣。”

    “杨老板,我想我们可以合作,在很多领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