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科学对话

    第245章 科学对话 (第2/3页)

    邓玉涵再次拱手,言辞恳切地说道:“不知杨老板可有兴趣?”

    杨波看了一眼邓玉涵,奇道:“邓先生不是受徐大人之邀,去京城历局任职么?”

    “任职一事尚无定论,就算定下来..”

    老头的胡子很长,风一吹,把眼睛都遮住了。

    邓玉涵赶紧捋一捋乱蓬蓬的大胡子,又道:“来日方长,只要双方有诚意,何愁没有合作的机会?”

    “合作么..”

    杨波略略沉吟,又道:“邓先生,我倒是有个合作的机会。”

    “接下来的几个月,我计划派船出海,试验测量琉球、日本等周边海岛的经纬度,邓先生若有兴趣,可以派员参加。”

    ‘这个杨波竟然有兴趣,试验测量经度?’

    邓玉涵闻言,心中大吃一惊。

    经度测量在欧洲方兴未艾,非常高端,众多知名学者都热情参与其中,只是进展不大,他当然有兴趣。

    “维度的测量相对简单..“

    邓玉涵咳嗽了几下,又道:“但经度的测量,却相当困难,在我们欧洲,分天钟派和时钟派,两派都不乏追随者,但测量的结果都不够准确,用来导航差强人意。”

    “我猜杨老板是时钟派,你的时钟在陆地上相当精准,但是在海上,因为有钟摆..”

    邓玉涵摇摇头,没有接着说,而是问道:“杨老板可有试验的细则?”

    邓玉涵果然是个行家。

    杨波和他说话,也算是一场科学对话了。

    杨波打算双管齐下,天钟和时钟齐头并进。

    一方面,让老扈在石庙,把时钟小型化,用游丝取代钟摆,制作可供海上使用的航海钟。

    但以这个时代的材料和工艺水平,能做到什么程度,精度、可靠性如何,杨波心里都没底。

    另一方面,那就是邓玉涵所说的天钟派,所谓天钟,就是把日月星辰的相对位置当成钟表的刻度,来读取时间。

    经度确定的基本原理在于,利用地球的自传,地球每24小时自传一周,每小时转过15°。

    只需要知道两地之间的时差,就可以知道两地的经度差。

    比如:从沈家堡启航向东,船上有两座时钟,一座保持沈家堡时间,比方海船到达了一个大洋中的某个地方,另外一座时钟,按照当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