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全民抓黄鳝

    第290章 全民抓黄鳝 (第1/3页)

    “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

    这话很有名啊,杨波伸出双手攥住曹学佺的双手,使劲摇,连声道:“精辟,精辟之言啊,雁泽先生果然大才,晚辈佩服之至。”

    这句话,即便在后世,也人尽皆知,跟满清时期黄景仁的诗句‘百无一用是书生’齐名。

    杨波当过键盘侠,知道小粉红在网上大战臭公知,就喜欢用这句怼。

    不过,彼时的读书人和古时的读书人,慨念上略有不同。

    公子大V之类的读书人,自诩有学问,见过世面,垄断了网上的话语权,毁人三观,屁股歪得不要不要的,激起了小粉红的无限愤慨,小粉红纷纷自干五,抡起键盘奋力反击,用的最多的却还会这句‘负心多是读书人’。

    因为公知多是文科出身,一时之间,书生误国、文科生无用、文理之争,等话题竟然上了热搜,引起社会极大的关注。

    这种争论是无头官司,一直会打下去,一百年,一千年,从这个角度而言,曹学佺的妙对,确实能千古流传。

    关键还是看骨头硬不硬,不屈服,不被人收买,文人也能有铮铮铁骨,历史上不乏其人。

    这位曹学佺就是其中之一,他是福建人,满清人闽之后,找个根儿绳,写下绝笔‘生前一管笔,生后一根绳’之后,自缢殉国,保全了气节,为后世所景仰。

    当然这些杨波并不知道,杨波知道的是屁股论,是屁股决定脑袋,还是脑袋决定屁股,又或者根本没有脑袋,只有屁股?

    杨波穿越者的经历,倒是为他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来审视这个问题。

    大明重文,朝廷给文人很多特殊优待,万事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读书就是为做官,做官的都是读书人。

    曹学佺和阮大铖的经历,会不会是读书人之间的内卷?且看吧。

    他们两个都是进士出身,标准的读书人,后又被罢了官,罢官的原因各有不同,但本质上都是现行体制下的撸蛇儿。

    怀才不遇,愤世嫉俗,发牢骚,有什么用?

    教员年轻的时候不过是个图书管理员,不发牢骚,而是断然采取行动,最终成为千年一遇的伟大人物,便是一个典型的栗子。

    “老夫当初也不过是随口这么一来,当不得大才二字...”

    曹学佺被杨波一通摇,略略尴尬,赶紧道:“老夫千里来寻,便是为了见一见你这位奇才,日后怕是要多叨扰了。”

    杨波自家事自家知,老脸一红,赶紧道:“愧不敢当。”

    张延登瞧着有趣,笑道:“雁泽是大才,杨波是奇才,都当得。”

    “杨波,两位前辈都夸你了,咱家要提一句,你可不能翘尾巴。”

    韩赞周不失时机地教导杨波一句,又道:“你就让咱们大家就这么站着说话?还不快些张罗好茶来。”

    “相文兄说得是,我们去会议室。”

    会议室里放着一张长方形的木台,杨波站在横向中间的位置,招呼张延登道:“张大人,请。”

    张延登轻轻皱了下眉头,四下瞅瞅,发现只能按杨波的示意,在对面位置落座,便坐了下来,也道:“都坐,都坐。”

    韩赞周对杨波在船上的做派,并不陌生,但今日的情况又不同,略微犹豫了一下,便在张延登左边坐下,曹化醇跟随,在张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