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灼云序

    第194章 灼云序 (第2/3页)

对方再无其他。

    曲终许久,众人方才回神,但耳畔仿佛还能听到阵阵琴笛之声,真真是绕梁三日而不绝。

    “好!县主琴技果真了得!这西楚第一才女的名号当属县主才是!”

    很快,便有人出言赞叹,慢慢的引得整个朝堂之上都是一片叫好之声。

    李乐闻言,微微一笑,以示自己接受这样的评价,而后看向楚帝,意料之中的看到了赞许之意。

    “不错不错,看来乐儿私藏了不少好本事,若不是今日,怕是难得一见啊。”

    楚帝此时很是高兴,哈哈一笑在殿上说道。

    “父皇说笑了,乐儿这点本事哪里算得上好,只是凑巧今日所比之前学过些许,这才没失了颜面,日后乐儿必定要再好生学习,如此才对的起父皇的厚望。”

    李乐行礼向楚帝谦虚道,惹得后者更是心情大好,抬手便降下赏赐。

    而此时一直在旁观看的李莞神色微变。

    多年来她被李文仁寄予厚望,所以自小便去学习琴棋书画,其中只有琴技算的上稍稍精通,所以此时看到李乐方才那幅姿态,心中顿时涌起一丝异样情绪。

    李乐方才一开始的举动,乃是在沉淀自己的内心,同时深切的去理解曲中深意,最终就如同与曲作者对话一般,以琴为语,慢慢倾诉。

    这是琴技中的共情之境,曾经教导她琴技的先生曾说过,琴技有高低之分,若想在技法上胜人一筹十分简单,只要比旁人多些天赋,再勤加练习便可,但唯有这共情之境极难做到。

    因为这意味着弹奏者要切身的去体会作曲之人当时的心境,或喜,或悲,或怒,或忧,而当理解了这其中情感之后,弹奏者便要在此基础上加入自己的想法和情绪,之后再将这一浓烈感情传递给众人。

    许多学琴之人,虽有几分天资,也从未停下过练习,但他们却终其一生都无法做到这共情之境,即便是对于曲作者的情感也难以理解,更别说是做到后面的部分。

    而她这么多年来,从未停止过练习,但不论她怎么努力,最后到了教琴先生面前还是一样的结果。

    “你天资尚可,亦是勤奋过于他人,但终究还是差了些,曲不达心,更遑论情。”

    之前每每想起这句话,李莞只当做是教琴先生已江郎才尽,再无东西可教,便只是面前礼貌应下,心中还是不屑的,但今日,看着殿中李乐的模样,她突然能理解教琴先生所说她所差的一点是何处,但却一点都不愿承认李乐的天资高过了她。

    双眸死死盯着殿中之人,眼底妒火似是要将其吞没了一般。

    凭什么李乐永远能轻易做到许多她做不到的事情,若命中注定她就比不过李乐,那她这么多年来的努力又是为了什么?

    她绝不能让这种人继续留在世上,父亲和母亲说的对,李乐的存在就是阻挡了她的路,所以这样的人必须除掉,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