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二章解语花。

    第二百四十二章解语花。 (第1/3页)

    这可真是摁下葫芦又起了瓢。

    皇帝刚刚继位不久,好不容易才平静了没有多长时间,国库里的银子刚刚有些充盈,紧跟的两场战事就来了。

    对于大明来讲,当前最需要的就是休养生息。

    数年以来,天灾不断,就是平常的年份儿,天下所受的税银也刚刚能够抵平。

    碰上一些大灾的时候,立刻就会拉下亏空。

    仅仅靠着土里刨食,所得的那点银子,根本就不够支应大明的平常开销。

    说起来这不能怪大明的子民,不够勤劳,真要仔细论起来,也真是百姓太过能忍耐。

    自古以来,哪个王朝的百姓,莫不是被逼的人相食,连番灾荒,才会揭竿而起,勇于反抗。

    人们嘴里但凡有口吃的,绝对不会走上那条不归路。

    而大明的子民,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天天如此,年年如此,只怕就是这样,日子也是过得紧巴巴的。

    到了年终岁尾,能有一些余粮就已经开心的不得了。

    每个月的辛勤劳作,除了交完租税以后,其实剩下就没有多少,即使是江浙一带的鱼米之乡,还得靠一些打渔,采集,顶上一部分赋税,才能够稍稍有些盈余。

    这还只是丰年的年景,一旦逢上战事,赋税就会加重,就连这一点盈余也没了,能顾住嘴,不饿肚子就已经是很偷笑了。

    再碰上一些灾年,皇帝有时候不会因为灾年而减少赋税,那百姓的日子就太苦了,真的只有饿肚子了。

    自皇帝亲政以来接过这个烂摊子,眼下的大明发展到这一代的时候,其实是已经积重难返。

    皇室的宗蕃,亲王,人数一代一代的增多,每年供养这些人,只要从国库中当中,拿出近一半的收入,供养他们。

    一省的粮食,都不够这些人吃,偏偏这些人还不事生产,天下的土地,他们捡最好的拿。

    将近有一半的耕地,被这些人占据,既不纳税,还要靠国家供养。

    小民百姓,也不过是耕种大明一半的土地,却要承担一切的税务,还得供养这些闲人。

    这就是大明的先天不足,也是导致大明,每年的国库收入,根本就不够平常的支出。

    再加上大明官员,越发的贪腐,一旦碰上灾年和战事,立刻捉襟见肘。

    如此大明,就算是每年给上一座金山,也难以应付所有支出。

    当今的皇帝,刚刚继位,就面对如此局面,马上就明白自己的父亲,就算是日日夜夜,勤勤恳恳,亲力亲为,天下的局面还是如此的糟烂。

    而如今面对的是两场战事的迫近,真要是举兵远征,国库刚刚有点起色的那点银子,只怕是又要落下一些大的亏空。

    这可真是拆了东墙补西墙,就算是皇帝,这个善财童子,大罗神仙,面对如此局面,也是一筹莫展。

    听到沈易先的奏报以后,户部紧跟着报上来的那点儿银子,就让皇帝心疼不已。

    “沈大公子已经出海三次了,所缴得的税银,总计也有千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