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一千万两

    第133章 一千万两 (第2/3页)

来银行向百姓放贷的主因,还是帮助百姓渡过难关。

    这个暂且不提。

    小侄想说的是,陛下您有没有考虑过,朝廷向银行借钱呢?”

    “朝廷向银行借钱?”

    弘治皇帝愣了愣,不止他愣住了,刘健等人也愣住了,刘健问道:

    “那朝廷拿什么作抵押?”

    “当然是朝廷的信用啊!”李兆同回答道。

    “银行,是陛下牵头建立的,我大明存在,银行当然存在,如果……我是说如果,请陛下勿怪!”

    “不怪。”

    弘治皇帝知道李兆同要说什么,他大度地表了态。

    “我说如果大明没了,那这个银行,还会存在吗?肯定不会存在了啊!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因而,银行与我大明,就相互依存的关系,大明在,银行自然就在,那么,我大明朝廷自然也就在,既然能同时存在,那银行,自然不怕朝廷消失还不起啊!

    当然,朝廷也不能随意向银行借钱,该给的利益还是要给,该还的钱还是要还,因为这些钱,可都是百姓的血汗钱,一旦朝廷失约,这对我大明的江山社稷来说,也是极为不利的。”

    为了防止朝廷完全不讲信用当回事儿,无休止的借钱,李兆同先把丑话说了出来。

    “陛下,老臣看来,这个银行,大有可为。”

    银行,是从“一条鞭法”那个话题牵扯过来的,按理说,张懋是会很反对银行的成立的。

    但是,张懋这个人,虽然私心重,但是他对大明,还是忠心耿耿的,他还是想为大明的江山社稷做一些事的。

    听了李兆同的陈述,张懋觉得,这个银行,大有可为,而且他仔细考虑了一下,这个银行对他也很有利,所以,他出乎人意料地,站了出来。

    “陛下,老臣掌管五军都督府,因此,老臣在想,五军都督府,是否也可以向银行借钱呢,然后,在将士出征的时候,这就能一定程度上缓解缺粮缺钱的困境,缓解户部的压力。”

    张懋还有一点没说,那就是,五军都督府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