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三章 科举风波(一)

    第二百七十三章 科举风波(一) (第2/3页)

好!!好法子!!这科举考试,利在千秋!其功利,不输运河啊!”

    好歹是要做千古一帝的人,这点眼力界还是有的。

    杨河听了一夜,当即就明白这科举乃是个能让后世人对自己歌功颂德的好法子。

    而今天下,寒门永无出头之日,官场名额都被世家子弟牢牢占据。

    孝廉之举,已是一场天大的笑话。

    杨河也知道,此举再不变革,恐将迎来大祸!

    可他知道归知道,却又对此无计可施。

    孝廉再变,还能变成什么样?

    可科举就不一样了,科举不看出生,不看身家,只要你有真才实学,只能凭借自己的才能在官场中博得一席之位。

    而且这科举报名要钱极低,只要会写自己的名字,就可以参加乡试,过了乡试参加省试。

    过了省试便可出任为官,若想再进一步,还可参加殿试!

    到得那时,自己亲自监考!天下官吏,皆是朕的门生!何愁世家势大?!

    而且此举也是利国利民的善举,比孝廉制好上不知多少倍!

    眼看将要上早朝,侯世贵身为锦衣卫指挥使,跟其他禁军将领一样,是没资格上朝的,便最后说道:

    “陛下,此举虽可让陛下重新掌权,可怕只怕,阻力颇大啊,陛下不如徐徐行之,待得太子上位,再彻底完善?”

    杨河大手一挥:

    “等不得了!世家势大,是一刻也不能再耽误,无论有多大阻力,朕也要将其施行下去!”

    侯世贵就猜到杨河会这么回答,急性子加上急功近利,好大喜功这些臭毛病。

    待你将其推行之日,便是我返回西陵之时!

    在心中暗暗说了这么句,侯世贵便起身告辞。

    回到天涯楼后,侯世贵不忘交代让郑洋安排那清港府尹与杨河见上一面。

    这主要是怕自己走后,杨河犹犹豫豫还不敢做决断,待那清港府尹将清港之事一说。

    杨河见得大楚的交通要输之地竟只听宇文家号令不听朝廷的话,应能给他这把火再添把油吧?

    安排完了一切,侯世贵回到房中倒头就睡。

    郭怜晴则在一旁为他轻轻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