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三章勃极烈制度

    第一百八十三章勃极烈制度 (第1/3页)

    就更别提就连完颜银术可这个金军主将,在荡虏军的第一次齐射中就给轰懵逼了。

    看着不远处残破的城墙,陈言却是依旧没有下令发起攻城,反而是眼眸微微眯着,思虑着接下来的战略。

    他究竟是要攻下大同府,和金军来一场攻防战呢?还是对大同府围而不打,来玩一波围点打援,和金军的精锐来一场堂堂正正的野战。

    两者只能说各有各的好处,如果陈言和金军玩攻防战的话,好处是能借助优势地形,保存自己的有生力量,大量杀伤金军有生力量。

    但是坏处却是无法发挥荡虏军的野战能力,或者说是,在战后无法真正的宣扬大秦的国威。

    就算是胜了,你打的也是守城战而已,不能证明荡虏军真的比金军要强。

    就像是号称对外战争胜率百分之七十的大宋一般,虽然看起来好像大宋很牛逼的样子。

    但是事实上呢,大宋这百分之七十的胜率,基本上都是防御战啊,有宋一朝对外主动发起战争的次数,可谓是屈指可数。

    大宋要是防御战都打不过,那可就真的亡国了。

    并且值得一提的是,这屈指可数的几次,大部分都是以失败为结局的。

    而汉唐呢?虽然看起来胜率没大宋那么牛逼,但人家基本上是在对外扩张啊,虽然有胜有败,但基本上危害不到本土的。

    对于急于想要宣扬国威于草原的陈言来说,守城战打赢金军实在是有些不痛快。

    而围点打援大同府呢?

    好处和坏处就和大守城战正好相反了。

    大秦要是能够在正面战场上,堂堂正正的野战击败金军,虽然损失肯定小不了。

    但是对于汉民族的民族自信心的提振,却是难以言喻的!

    大汉王师,真正的已经数百年未曾出现在草原上了啊!

    汉民族被四周蛮夷任意欺辱,蛮夷入寇边关的想来就来想走就走,那些蛮夷已经肆无忌惮惯了啊。

    陈言这次北伐真正的目的,是想要打出大秦的国威,重新提振汉民族的民族自信心的。

    正如汉武帝所言,寇可往,我亦可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