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8章 釜底抽薪

    第798章 釜底抽薪 (第2/3页)

财团,和人民党所强调的国家资本主义方向是格格不入的。

    虽然人民党也出台了诸多鼓励民间资本和私营资本主义的政策和措施,但是这种政策的倾斜始终不能如达到他们的企及。

    反而是国民党,由于处在参政|党地位,他们没有能力得到国家财力的支持,为了拉拢这股重要的民间力量,所以对江浙财团等重要经济支柱许诺了许多,其筹码远超出人民党所能给予的。

    出于张汉卿在上海滩曾经的雷霆举动的担忧,以及人民政|府在经济政治上雄厚实力的压力,又让这些力量更紧抱了国民党的大腿,当然这国民党,是指以孙夫人宋庆龄为代表的宋家和以乃姐为代表的孔家。

    宋庆龄是占了道义的制高点,而乃姐宋蔼龄,特别是大姐夫孔祥熙,是他们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代言人。

    自称是孔子的第七十五代裔孙的孔祥熙,青年时期经贸有术,在家乡山西太谷拥有一定资财。他在留学归国后致力创办铭贤学堂,在提倡新式教育培养人材方面取得一定的成绩,但他并未忘情对“振兴实业”发财致富的追求。

    在1912年,孔从生活中观察到煤油已成为居民夜间燃灯照明的必需品,经营煤油定有大利可图,于是伙同五叔孔繁杏设立样记公司,向英商亚细亚火油公司交付一笔为数可观的保证金,从而取得了在山西全省经销亚细亚壳牌火油的总代理权。

    这一独家经营,每年给孔家带来可观的利润,使孔祥熙成为买办商人,赚了第一桶金。

    在“二次革命”时,他东渡日本担任东京中华留日基督教青年会总干事。孔在东京除了负责青年会的活动外,还为中华革命党人筹募经费,并帮助孙逸仙处理文书函电,从而在孙逸仙心中留下很好的印象。

    那时,宋霭龄是孙逸仙的英文秘书,孔宋接触较多,彼此了解感情日增。宋称赞孔为人谦和,“赚钱赚得很得法”,“似乎天生有一种理财的本领”;而孔对宋则“在在佩服”。由于双方情投意合,1914年春孔祥熙和宋霭龄在横滨结婚。

    婚后,宋霭龄向孙逸仙辞去秘书职务,推荐她的妹妹庆龄接替。这才有孙、宋之结合,并给了宋家政治上地位的巨大提升的机会。

    1915年秋,孔祥熙夫妇从日本回到太谷。孔继续主持铭贤学校和经营商业。他利用欧战期间国外需要军工原料,把阳泉所产铁砂运往天津出口获利;又创办裕华银行作为融通资金的枢纽。后来他把“祥记”和“裕华”总号从太谷迁到天津,以利发展。

    除在太谷除办学经商卓有成效外,在服务桑梓方面也有所表现。他被山西督军兼省长阎锡山聘请担任督军公署参议后,对阎所奉行的“从安定中求进步”和推行的蚕桑、植树、水利、天足、剪辫、禁烟等六项“村政改革”曾给予大力支持,并要求铭贤学生在假期回家时,向邻里广为宣传讲解。

    他认为阎的施政内容,和他自己所主张的“改革社会”,“提倡教育、振兴实业”是“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