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6章 中国已经崛起

    第846章 中国已经崛起 (第3/3页)

所以单以陆军人数、装备上的优势看,中日也不是一个档次。

    重兵器如此,单兵装备,中国军人比较日军也不逊色。

    日军主要使用6.5毫米口径的明治三十八年(1905年)式步枪,俗称“三八大盖”,它具有精度好、射程远和枪身长利于白刃格斗的优点,却也有口径小、杀伤力差的弱点。正史上阎锡山的太原兵工厂在上世纪20年代曾一度仿造该枪,部队拿到后却反映其杀伤力小而不喜欢。

    从清末起,中国军界大都看中德式7.92毫米口径枪械。历史上最早大批量装备的步枪便是毛瑟枪的改进型----“汉阳造”:1935年南京政|府根据德国顾问建议,以德式Ka

    98毛瑟步枪为标准统一全军,除外购外在国内仿造为“中正式”(连同Kat98一同称为“七九”枪)。

    此种枪在二战中也一直是德军主要装备。

    参加过抗战的老人大都知道,“七九”枪的伤口进去的眼小,出来能带出一块肉;6.5毫米的“三八大盖”不仅口径小,且因弹道设计缺陷造成“进去多大眼,出来多大跟”。当时人们戏称:“用三八枪打中鬼子,过几天鬼子又回来了”、“三八枪打中抗日战士,养几天伤继续抗日”。

    日军也深感三八枪威力小,到1939年时终于研制出7.7毫米口径的九九式步枪,性能与德国Ka

    98式相当,却因生产能力所限,只优先装备关东军和后来的南方军精锐师团,中国关内战场的“支那派遣军”还多继续装备“三八”式。

    此一时空,毛瑟步枪提前成为人民军步兵标准枪械,在对日比较单兵武器上先下一城。在作为轻武器支持的机枪上面,人民军主要装备的捷克式轻机枪(通用德式7.9毫米弹)性能也远好于日式的称“歪把子”机枪(大正十一年制,即1926式)。

    原因是日军的这类机枪供弹不畅,加上通用的6.5毫米子弹杀伤力不足。在重火力方面,日军的重机枪为九二式,使用7.7毫米口径子弹,耐寒性好,缺点是靠弹板供弹操作不便且易卡壳;

    而人民军对使用马克沁式重机枪十分有心得,认为其除需水冷这一麻烦外,可靠性要优于九二式。

    综合来看,日本陆军已经被中国拉下一个档次。这是中国重陆轻海的国情决定的,也是现实的需要。没有陆地的稳固,何谈海防?

    当然,日本没有看得起孱弱的中国,在亚洲近邻没有一个有拿得出手的陆军实力,是其不重视陆军装备发展的原因之一。而当面对英美等海上强国时,他便与时俱进了。这说明,对手的实力真的会影响你的水平。

    除猪一样的队友会拖累你之外,羊一样的对手也会让你的狼性下降。

    从数字的简单对比也能看出,当昏睡的中国被人民党武装到头脑时,焕发的力量是何等的惊人!一海之滨的中国已经崛起,诸君为什么还用老眼光看问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