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1章 钢铁怪物(下)

    第861章 钢铁怪物(下) (第2/3页)

主厂商日本大阪工厂有生产4吨卡车的经验外,日本川崎汽车分部、神户匆匆厂等阪神地区的厂商也提供了大力支持。

    可以说,这辆坦克是集合了全日本工业共同打造的。集全国之力打造,而单独一个公司无力承担,可见当时日本重工业水平远远落后于欧美强国。

    “试制一号”坦克战斗全重18吨,与设计方案相比,重了很多。主要是为了强化作战能力,采用了三炮塔结构,同时加强了各部结构以提高安全性,造成整车重量大增。

    该坦克全长6.03米,宽2.4米,高2.43米,加上车长指挥塔达2.78米,车底高为0.4米。乘员5人,过壕宽3米。它采用V型8气缸水冷汽油机,最大功率140马力。

    由于仅有1年多的时间,所以日本没有研制新型发动机,直接采用大阪工厂生产的一种大马力汽油机。

    “试制一号”坦克有前进6档,倒车2档。由于整车重量增加,最高时速未能达到设计要求,仅为20千米/小时。

    它的主炮塔内装有1门57毫米短管加农炮,炮身长1.39米,射程5700米,弹重2.58千克,炮弹110发,车体前后的炮塔内各有1挺7.7毫米机枪,机枪子弹5 000发,火力死角范围10~20米。

    该坦克有一定的防护能力,主要部位装甲厚度达17毫米,侧面8毫米,底部6毫米。车体内用纵横钢梁加固,提高了车体的防护能力,但使整车重量大幅增加。但由于其履带由特种铸钢制造,转弯半径11米,使用差动变速时可进行原地调头。

    1927年2月,备受日本陆军关注的“试制一号”坦克完成了,6月送到日本富士裾野演习场,准备进行野外试验。参加试验的设计师和生产者们都担心试验失败会影响今后的工作,所以准备进行一次不公开的内部测试。

    然而日本陆军省、参谋本部、实用部队等单位都对此项目十分关心,他们以视察、学习等种种理由来到试验场。最后内部测试变成了公开展出。

    当“试制一号”坦克在车库前方7~8千米的通道顺利行驶时,围观的日本军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