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3章 厉兵秣马

    第923章 厉兵秣马 (第3/3页)

的摸索得出的结论“野战炮兵火力必须集中”、“要尽可能地在一个区域中集中最大量的火炮,并且置于单一的指挥官指挥之下”的实践。

    这样,人民军的一线作战单位下放到营(营有重火力迫击炮连),团则成为后勤、指挥机构。

    闭门造车永远不如实战对于军事的发展来得快。两个月的大量炮战,给人民军炮兵积累了大量经验。

    各部反馈的情况表明,压制火力的要求对现代战争减少步兵人员损失是一大利好,所以口径偏小的75MM和105MM榴|弹炮开始向西北、西南等交通不便的战区倾斜,而新补充部队的都是125MM、155MM的重型榴|弹炮。

    这也是各军事大国从波尔战争中得到的又一个结论:“只有够重的炮弹才足以把敌人步兵从掩体中挖出来”。

    将来,中国军队炮兵部队只会留下三种口径的大炮:125MM和155MM的中重型榴|弹炮、75MM的加农炮,未来75MM加农炮将会直接跳跃到125MM的口径。在张汉卿的构想中,努力挖掘这几种炮特别是可作为炮兵主力的125MM炮的潜能,对军力的提升大有好处。

    君不见,后世各国的大炮仍然是以125、127MM为发展方向?而且,在他的计划中,自行火炮的口径也是125MM,不但实现了弹药通用化,还使得中国可以集中力量在一个方向上达成突破。

    这种技术突破也会给海军带来裨益:陆炮技术的发展,可以给年轻的中国海军装备能力一个辅助,使“陆炮上舰”成为大家的期许。众所周知,张汉卿的海军发展计划里,125MM舰炮是一个大头,各型军舰都用得上。

    虽然舰炮实质上是一种加农炮,与榴|弹炮有一定差别,但是工艺能力、设计能力、锻造技术是通用的。

    在后来,不乏“舰炮登陆”的典范,像76mm坦克炮是加农炮,直接从三英寸舰炮转化而来;坦克炮塔与船连接在一起,才是一种真正的舰炮。不过早期登陆舰上的一些连接在船体的76mm炮没有像坦克炮塔那样灵活的电动操作,效果不好罢了。

    中国国防专家们反其意而用之,倒也在以后取得了辉煌成就,此为后话。

    因为,随着主战坦克的大型化,装备125MM口径也是大势所趋。即使是在现在,75MM口径也可以与中国步兵开始陆续装备的同口径加农炮通用,让囤积的大量的过时大炮重新焕发青春。

    因为坦克吨位的增加,之前的37MM战防炮已经对它不构成威胁,在此情况下,中国步兵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也以75MM加农炮作为反坦克主力。

    这样的好处是各兵种都最大程度地减少了火炮种类,给后勤、装备都带来很大便利。

    种种变化,都在无形中增强人民军的力量。外交,本来就是国家力量的依靠,在现在,国家力量在最大程度上就是国防能力,就是战争机器的优劣。为了在谈判中稳居于有利心理地位,军事的准备绝不能忽略。

    在真正停战之前,谈及刀枪入库、马放南山还为时过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