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被窝里的商务

    第347章 被窝里的商务 (第2/3页)

准。少帅除了买了栋小楼外,知道她家的困难,还托人给她十万元钱作嫁妆,但是由于一切都由大伯操办了,这笔钱也就作为陪嫁的一份子,又来到新家。十万元比起当初自己家庭的状况当然是少太多了,但是父亲的人脉还在,关键是有张汉卿的名头,凭自己的能力,想做不起来都难。她只是担心,作为张家的新少奶奶,少帅不允许她抛头露面。

    张汉卿可没有禁锢女人的心思。他那个时代,女人们比男人都能干,真正是“女人能顶半边天”。想做事还不容易,怕你不想干。而且于家的产业已经够大,怎么着也不能过于厚此薄彼,早就有想法让黄家接些项目了----有些钱谁赚都是赚,又何必便宜外人?而且黄家有的是经商的实力,坐大坐强对他都有好处。他一边诞着脸掀开黄婉清的衣角,把早已找准地方的手伸了进去,一边吃吃笑道:“做了我的女人,可不能小打小闹,我手头正好有几桩大生意,不知道你能不能吃得进。”

    对张汉卿弄钱的手段,奉天城没有几个商户不佩服的。少帅的眼光也毒,下手的都是好项目,来钱快,后劲足;即使有些项目当时看起来投资大、结果不确定,但最后愿意赌一把的都发财了。

    如抚顺煤矿、本溪铁矿,起初由未发迹前的张汉卿发起,熊希龄、梁士诒、周学熙等大佬带头,当初股本分别只有八十万、一百一十万,只三年时间,全部股本都翻了几番。现在的抚顺煤矿,年出煤五百万吨,而且都是好煤。同样是浅煤矿,由于是少帅搞什么“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聘了一个法国人作总经理,效率是滦州煤矿的两倍多,投资人都赚了个盆满钵满。几次增股,都差点挤死人。最后还是少帅通过什么“上市”,在奉天成立一个证券所,允许商户自由向煤矿注资才解了这个难题。

    一来二去,抚顺煤矿一跃变成拥有八百万资产、将近二百位大小股东的大公司,而本溪铁矿的股票也成为奉天投资商们的热捧,行情节节看涨。这两家公司成立之初,奉天省政|府以财政作抵押、以土地为股本占了四成比例的股份,现在看来,实在是一本万利的高明投资。当时微不足道的投入,现在变成白花花的银子,源源不断地供养张作霖的前进步伐。奉系成长得这么快,跟家底雄厚有莫大关系。

    一些商人便认为少帅是靠了父亲的关系才先人一步“洞烛先机”。不过张作霖是知道的,很多事,都是由这个长子先提出可行性研究,自己才亦步亦趋跟进。这小子的能耐,实在是太大了。

    现在的张汉卿已经要推进他在东北的经济发展了,他的许多大动作都需要一批精明能干的商人来主持和跟进。黄家岳父在粮食购销、加工、运输等方面都有出色成就,如果用对了人,对他的帮助是很大的。从刚刚被抄家那次来看,在短短两年中,靠粮食这一块,他竟然能东山再起,创出不逊于之前的财富来,可见岳父的能耐。即使这其中有被土匪垄断的因素,也能反映出他的商业嗅觉的敏锐,何况他在其它方面的造诣也是很不错的。

    张汉卿之所以知道,实在是第一次抄家时看到黄家的油坊等实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