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章 公与私

    第459章 公与私 (第2/3页)

内心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境界!

    而竞争才是社会发展的基础,除了基本的民生要保障、社会正义要达成之外,生活过得是不是能够好一点,全凭各界共同努力。政|府不能包干一切,不然又回到人民公社时代。而且历史发展到自己穿越那天,中国也像西方国家那样贫富分化,甚至连稳定社会的庞大的中产阶层都没有形成。这个与制度无关,是资本的获利本质,事实和学者们的研究都证明:现代社会的话语权掌握在拥有经济权的人手里。他不排斥富人,反而他认为通过努力成为对社会有积极贡献的超级富豪们有其存在的价值。用得好了,是中国实现强大的助力。

    张汉卿有心把他们的私产聚零为整,形成一个商业、工业托拉斯,来增加奉系或者说孱弱的中国资本与外国、在东北主要是与日本人对抗,将来要用它来和自己的国内对手们对抗。因为如果不抱成团,在资本为王的现实世界里,单打独斗、原始落后的作坊式生产及旧式管理方法不会让中国变得更强大。在奉系渐渐强大时,他们与奉系一起强大,也把他们牢牢地绑在自己的战车上。

    在多方奔走,特别是得到奉系大佬张作相、吴俊升、孙烈臣的理解之后,在奉系内部进行了一系列具有现代意义上的资产整合,他们这些大佬带头。

    所有奉系内部中高层,无论是谁,所拥有的土地不能超过人均5亩的规定(黑龙江为10亩),超过部分将严格按照规定征收税收。无论如何,关系着最基本的国计民生和政权基础的土地,将来不允许任何垄断集团以任何理由控制,这是国本,也是最低限度的公平。民不患寡,而患不平,这是千年教训。

    为此张汉卿强制实施了实行财产登记制度,开中国廉政建设之先河。限于条件,只规定到县长一级,不过张汉卿有信心在将来落实到所有政|府工作人员及国有大中型企业的管理人员上。

    因为历史的原因弄出的财产怎么办?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奉系会有动荡甚至内部分裂的风险!张汉卿其实早有对策:财产变卖、入股银行或各个实业。

    为了提升奉系高层们的入股积极性,张汉卿和张作霖私谈后还决定,对于入股各托拉斯及银行业的股东们,财产申报可以不予公布。但对于房屋、多余田产、个人私矿等固定资产,均需申报----你是愿意财产合法还是愿意躲猫猫赌运气,全凭你了。不过若是有巨额财产来路不明那可就对不起了----政|府已经给你提供了一条洗白白的通道了。

    对于少帅的这个构想,奉系中的不少人还是欢迎的:如张汉卿所说,他们都是有很多不明财产和实业的:当初做土匪时抢劫、讹诈、欺骗…不一而足,后来作官又有官商勾结、受贿…他们也没有能力去经营实业,张汉卿给他们的这条路省却了他们很多心思:可以按照所得股份取得红利,而又不用担心既往,等于是一笔勾销。而且以托拉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