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6章 武汉军校

    第536章 武汉军校 (第2/3页)

汉口谌家矶有一座造纸厂,业已停产,其院子很大,而空房很少。张汉卿以此为基础,建立武汉军校。1921年10月1日奠基,次年2月15日完工,面积约10000平方米。

    军校校本部是一座日字形的二层砖木结构、三路四进、回廊相通的楼房,军校大门风格非常朴实,中|央上方横匾上“人民党党立武汉军校”几个大字,以排斥其它党派在校内的地位,是张汉卿所书。

    在二门门口挂着一副对联:“杀尽敌人方罢手;完成革命始回头”,二门右侧墙壁上,挂着张汉卿手书的“军民鱼水情”校训。军校大门彩楼两旁挂有一副对联:“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怕死,勿入斯门”,横额为“革命者来”。(这场景是不是很熟悉?)

    军校由六个部门组成:政治、教育、训练、管理、医学,分为补给,分步兵、炮兵、工兵、辎重兵、宪兵、政治等科。首任校长由张汉卿亲任,正式以五星红旗为人民党党旗及人民政|府旗,并显示了少帅多才多艺的能力,亲自“作词、谱曲”制定了《人民党武汉军校校歌》: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

    这首铿锵嘹亮的歌曲,极有势气,反映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战斗意志,又道出了久处列强压迫下的全体中国人民的心声,出台不久就广为人民军战士熟悉,并在武汉的大街小巷传唱。

    战争时期,不能像和平时期那样按部就班地从头学起。人民军中能够进入军校的,基本上都是征战多年的老将,他们缺少的,不是战争的技术,而是战争的艺术和眼界。一句话,现在武汉军校的着眼点,在于让他们尽快地进步,在短期内掌握更多、更高的军事理论和知识,为他们更上一个台阶作准备。

    人民军扩充太快,高级军官很多是由原来的下级军官直接充任,属于火线提拔。趁着这个好时机,让他们回回炉深造很有必要。

    张汉卿对纯军事的东西也就当初在奉天讲武堂时学的那些,加上从原陆军大学出来的几位将领的建议,就形成了速成科这么一个半吊子学习班。

    速成科,半年为一学期,为期一年。

    第一学期:各国历史,各国地理,军制学,军器学,筑垒学,地形学,交通学,卫生学,马学,教育军队法,各队战法,混成协标图上战法,就地讲演战法,野外战术实施,指挥各种队伍法;

    第二学期:陆军经理,军政战史,混成协标图上战法,一镇国上战法,兵棋,野外讲演战法,参谋旅行,出师计划,辎重勤务,兵站勤务,输送学,地形侦察,兵要地理,要塞战法,海战要略,战略学,教育军队法,图法学,指挥各种队伍法,马术,见学旅行。

    从辽宁军校调过来的中高级教官很快就熟悉了武汉军校的节奏,这些新式的军官多是从各个正规军校出身,又有在部队指挥的经验,少有军阀习气,因此颇得好评。其中,张汉卿特别欣赏王瑞华,他是张汉卿征蒙前特别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