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5章 血性在否

    第555章 血性在否 (第2/3页)

的根本,暂时没有可以取代他们的人物,几位老帅又不能腾出手来自己搞。

    没办法,只以委托蒋百里了,他在民国的人脉很广,也曾做过保定军校的校长。要不是因为他的责任也很重大,张汉卿是想调他过来主持呢。

    还好蒋百里推荐了几个人,让张汉卿表示满意。

    都是民国史上名动一时的人物,像杨杰、张孝准,都是一时人杰。杨杰已自日本返回武汉的途中,在张汉卿计划中担任教育长一职,而张孝准则尚无消息,这让他很郁闷。火车到长沙,他决定要亲自会一会这位尚未见过面的奇人。

    骄阳似火,绿树成荫。两种不同的视角对应着不同的境界。在湘江东岸,张孝准想着蒋百里不远万里寄来的书信,思绪万千。

    同为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并列“士官三杰”,蔡锷斯人已去,但留下不朽传说;蒋百里得遇东北少帅,乘风化龙;只有自己,他望着大腹便便的自己,长叹一声。

    想当年金戈铁马、跟随黄兴入同盟会,协助民国成立及为孙、黄二次革命效力,何等慷慨激昂?至于帮助蔡锷逃出生天,亦一己之力,又是何等凶险畅快?可是军阀内战,知己黄兴、蔡锷分别于前年前两个月内相继去世,自己东奔西走,始终毫无建树,胸中所学,再无人赏识。

    对军政灰心之下,由沪回湘,屈居湘岸榷局长,五来来专心经商,人亦发胖。惟有夜深人静时,想到自己一腔军旅报国的热血,竟然要弃武经商。

    旧友蒋百里来信邀请他加入人民军,他还在犹豫。对于人民军,他并不陌生。做为近年来异军突起的一支强兵,平定西北还太遥远了,但奇袭汉口,让军事强人吴佩孚一步慢,步步慢;打长沙,一鼓作气,进皖、平赣、入粤,一气呵成。其时间捕捉之巧妙,机会拿捏之精准,该称得上是军事一流。但真正让他刮目相看的是他创办武汉军校的眼光,这才是做大事的人!

    张汉卿的手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