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5章 有人有意见

    第685章 有人有意见 (第2/3页)

官兵中,有4个为直系改编的新兵师,还有由华中魏益三所辖的学生师----张景惠将武汉军校毕业生为主的第8师的称呼(这支部队的主力都拆散到各地去了)、主力为原鄂军第12师半数、广州军区靳云鹗所在的第11师裁2个步兵团(都是原先跟随靳云鹗的人),和靖国军改编的西北人民军第6师一部,由陕、甘、绥杂牌军改编的原许兰州第5师大部。

    靳云鹗为原国务总理靳云鹏的弟弟,将其收编只是权宜之计,随着形势的发展,再将此人留在地方而且是手握重兵的一方大员显得不太合适。不过张汉卿可不做这卸磨杀驴之事----一堆朝廷大员的眼睛都盯着呢,他委升其为广州军区参谋长----这是实衔,不过得交卸师长一职。

    靳云鹗知道自己不是少帅的亲信,所以对于军事上的安排极具小心,不但爽快答应,还将兵权仔细地作了交接,让上下交口称赞。本来升参谋长既是职务上升,又是实权,还要怎地?

    奉军元老万福麟、马龙潭均手握重兵,万更是曾掌管精锐的第29师。但是他们都对张作霖忠心耿耿,毫无二心----以张作霖的感召力和目前的影响,即使他们想造反,也要看手下师、团长们答不答应。

    虽然张作相兼任大本营沈阳军区司令,但因为许多重大事项张作霖还是喜欢与他讨论,特别是在孙烈臣病重期间。冲着这份信任,两人就不会背叛老少帅,否则,以张汉卿的精明和张作霖的老道,敢把这些极重要的职位交给他们?

    对张景惠欲说还休的牢骚,他们起初并没有多想,但是当他越说越气,大有向老少帅开火之意时,两人坐不住了。同是奉系一脉,现在正是抱成团度过这段黎明前的一小会艰难时刻,怎么此时会有这种言论?所以不但严厉劝说他,还和他划清界限,并向中央举报了。

    裁撤胡景翼的部队是张汉卿立意而为之。

    胡景翼之所以同意将靖国军交于人民军是因为形势所迫,即使在他升任人民军第6师师长后仍然没能忘记他的誓言。那要追溯到1912年秋,胡景翼伙同张义安、冯毓东东渡日本,进振武预备学堂学习军事。

    经于右任、井勿幕的介绍,胡景翼有幸进入孙逸仙先生在日本举办的“浩然庐学社”学习,见到了他仰慕已久的孙逸仙先生。

    这成了胡景翼革命生涯中又一个新的转折点。胡景翼对孙逸仙先生说:“来日我一定要打进北京城,请先生主持大计。”这誓言后来成为胡景翼将军终生的奋斗目标。

    结束了几个月的“浩然庐学社”的学习生活,胡景翼准备回国。临别时,孙逸仙先生握着胡景翼的手,说:“你的家乡在陕西,陕西革命的大事就托给你了。”

    国家安定,但是做领袖的却最终不是孙逸仙,使得这位将军萌生退意。他也曾不顾人民军的条令,在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后自行通电孙逸仙以示支持,也不愿意退出国民党以示对孙逸仙的忠诚。

    在此状况下,张汉卿可不想自认为安定的西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