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8章 庚子赔款

    第688章 庚子赔款 (第2/3页)

之中,有“浮报冒报”的现象。

    梁诚非常机敏地放弃了谈判战略,不再去和海约翰纠缠赔款用金还是用银的了,而是“乘其一隙之明,籍归已失之利”。他不放过任何机会,在美国国会及议员中四处游说退还不实赔款,竟取得了意外的收获。

    当时美国国内精英分子也并不赞成物质上的掠夺,像伊利诺大学校长爱德蒙•詹姆士就认为:“商业追随精神上的支配,比追随军旗更为可靠。”为此他于1906年初送呈总统西奥多•罗斯福一份备忘录,要求美国政|府加速吸引中国留学生到美国去。

    他敦促美国政|府采取措施通过吸引中国留学生来造就一批为美国从知识和精神上支配中国的新的领袖:“哪一个国家能够做到教育这一代中国青年人,哪一个国家就能由于这方面所支付的努力,而在精神和商业上的影响取回最大的收获。”

    同年3月6日美国传教士明恩溥到白宫进谒罗斯福总统,他建议总统将中国清政|府的庚子赔款退还一部分,专门开办和津贴在中国的学校。1907年明恩溥发表《今日的中国和美国》一书,他在书中指出,应该多让一些中国知识分子去美国留学。

    在明恩溥等人的推动、鼓吹下,罗斯福给国会提出了一个谘文,指出:“我国宜实力帮助中国厉行教育,使此巨数之国民能以渐融洽于近世之境地。援助之法宜招导学生来美,入我国大学及其它高等学社,使修业成器,伟然成才,谅我国教育界必能体此美意,同力合德,赞助国家成斯盛举。”

    1908年5月25日,美国国会通过罗斯福的谘文。同年7月11日,美国驻华公使柔克义向中国政|府正式声明,将美国所得“庚子赔款”的半数退还给中国,作为资助留美学生之用。留下的那部分“实应赔偿”,内容包括美国出兵中国的军费赔偿及美在华商人与传教士的损失赔偿。

    10月28日,两国政|府草拟了派遣留美学生规程:自退款的第一年起,清政|府在最初的4年内,每年至少应派留美学生100人。如果到第4年就派足了400人,则自第5年起,每年至少要派50人赴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