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梵鬼禅心术

    第二十一章 梵鬼禅心术 (第1/3页)

    广场内一时鸦雀无声,只听悟通一声断喝:“自古阴阳两相隔,三界五行各按天道而行。需知前世种因,今生方得苦果,你何苦执念凡尘,尚不肯重堕轮回”

    那纸人低头不语,身形在狂风中飘荡不已。

    丁晓岚眼见悟通大师使出大神通,内心敬佩不已,她笑对戚路说:“看到了吧,大师一出手就知有没有,他这气势可比你招魂除鬼的法术气派多呢。”

    戚路依旧是沉默不语,内心却震撼无比。

    自古法术虽千变万化,皆是借助咒语符文或法器为力量,上通九天下达幽冥,与神秘力量形成共同的愿念,进而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使自己得到无往而不利的神通。

    无论是道教法术,还是佛门真法,或其他类型的法术,虽各不相同,但万宗归一,都不能违背天道之真理。如若逆天而行,即使能摄取一时的力量,但终会被这股力量反噬,身赴黄泉。这也是修炼之人为什么多选择修仙而不是入魔的原因,毕竟除了丧心病狂或急功近利的人才愿意拿自己生命做赌注。

    既然使用法术要遵循天道,悟通超度林芳的亡魂也不能逆天而行,他要忌讳白天太阳的纯罡之气伤到林芳的阴魂。不然的话,超度不成反而会让林芳魂飞魄散永世不得超生。

    能让鬼魂白日现形的法子,大都采用阴魂附体的办法来避免所超度的亡魂受到伤害。也就是说做法前要先选择一名活人为寄体,当阴阳师把冤魂招唤而来时可让他附在此人身上,这样就能把穿过人身的阳气被充分吸收,不伤害到鬼魂本身。

    接下来作法者会以劝说或符咒的形式来化解冤魂的执念,从而让冤魂了无牵挂地魂归地府,重新进入六道轮回中投胎转世。

    可让戚路惊讶的是,悟通竟然做的更加完美,因为他使用的是世上已绝传千年的梵鬼禅心术

    梵鬼禅心术原为唐朝高僧金刚三藏法师秘不外传的招魂,金刚三藏本是西域狮子国人士,开元年间来到中原,凭借一身神鬼莫测的法术技惊长安,深受唐玄宗和武惠妃的宠爱。

    这位高僧嫉恶如仇,生平以铲除天下妖魔为己任,待圆寂时方悟众生平等,人妖神皆无差别之道理,所以临死前他将所著书籍尽皆烧毁。也是大开慈悲之门,以免后世习术之人逞强炫法,重蹈杀生太过之罪孽。

    梵鬼禅心术出自佛门,属于一种极精妙的玄术。它的特点在于不以人或其它活物为寄体,而是用无生命的物体为寄体来引导鬼魂依附其间。

    这样做的益处也是显而易见,不仅能防止招来恶鬼潜伏在人的身体里暗伤寄主,而且能避免鬼魂操纵附身之人来做不轨之事。

    戚路不得不承认,悟通使出梵鬼禅心术,确实是深思熟虑的结果,既展示出佛门慈悲为怀的菩萨心肠,同时也显示出莫大神通,让反对他进行招魂仪式的自己心服口服。

    就在戚路胡思乱想,心神不定之时,他听到坛前那个纸人说话了,“大师,念小女子死得冤枉,请你网开一面,待我报仇雪恨后再行超度也不迟。”

    “住口”悟通严声喝道:“我念你冤屈未雪,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