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山里的土匪

    第八章 山里的土匪 (第1/3页)

    时间一刻刻地过去,到了傍晚,戚路他们在一处有小河蜿蜒而过的洼谷里安营扎寨,赛雷燃起了一堆篝火后安排两名掸族同行做饭,然后和戚路在旁抽烟聊天。

    几名闲着无事的掸族青年放下随身的武器和背包,跳进河里抓鱼玩。丁晓岚笑着对戚路说:“没想到今天晚上还能吃到鱼,我决定不减肥了。”

    赛雷跟着坏笑地说:“我是不会吃这河里的鱼,同时也劝你最好不要吃。”

    “为什么?”

    “因为这些鱼的体内有尸气。”

    “尸气?你可别吓我。”

    “我没有骗你。”赛雷看丁晓岚疑惑不解的样子,于是回答她:“在缅甸,住在深山里的民族大多有种水葬的习俗,你要是见过就会吓得半死。”

    丁晓岚不以为然地说:“不就是把人埋在水里嘛,在我们国内以前还不是有这样的风俗。”

    “我们这里水葬和中国的不同,而是将装有尸体的棺木凿出许多小洞,然后把它沉入湖中,你知道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吗?”

    “不知道。”丁晓岚老实回答。

    “目的是让小鱼游进棺中啃食尸身,用尸体养鱼。等过几个月人们再捞起棺木打开,鱼已吃光尸体上所有的肉,养得又肥又大,味道特别鲜美。这种鱼,我想小姐是不敢吃的。”

    丁晓岚顿时觉得胃里一阵难受,差点要吐了出来,戚路和赛雷被她滑稽的样子逗得哈哈大笑。

    赛雷又往火里添了几根干柴后说:“明天我们要早起赶路。”

    戚路问:“你是怕山林里野兽太多,不太安全吧?”

    “野兽我倒不怕,主要是因为这片山林属于罗兴亚人的地盘。”

    “你是说那些啊,他们不是生活在缅甸西部的若开邦吗,怎么跑到果敢这里来了?”

    对于罗兴亚人,戚路倒是有所了解,他们不是缅甸土生土长的民族,而是外来人。

    1826年,在第一次英缅战争结束后,缅甸的阿拉干被割让给了英属印度。英国人发足了战争财,拥有了大量的土地。为了获得更多的廉价劳动力,他们开始大量征用孟加拉到缅甸做工,而罗兴亚人就是这些后代和当地部分土著融合后形成的混血民族。

    外来人是很容易和本地的原著居民发生冲突,由于宗教矛盾不断地激化,当地的若开族佛教信徒一直与信仰教的罗兴亚人争斗不已,有时还会暴发大规模的武装冲突,导致双方死伤无数。

    二战结束缅甸建国后,罗兴亚人为了谋求独立,甚至组建了自己的武装与缅甸政府对抗,企图占地为王成立自治邦。虽然后来缅甸政府经过多次围剿,终于用武力遏制了罗兴亚人的反叛,但是罗兴亚人中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了许多武装派别,它们或明或暗地在当地制造一些流血冲突。

    赛雷回答说:“你是不知道啊,当年小日本侵略我们缅甸的时候,英国人为了阻止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