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古塔村的由来

    第十八章 古塔村的由来 (第2/3页)

戚路前往昨天那个鬼地方。

    可是当他们到达目的地时,不禁大眼瞪小眼地愣住了,因为这里竟是一片平地,既没有吃剩的骨头,又没有火烧过的痕迹,除了地上有几片落叶外,什么都没有。

    戚路惊道:“这可真是见鬼了!”丁晓岚也是惊讶的说不出话来。

    “杨兄,你怎么在这里?”

    凭空出现的话声把戚路和丁晓岚吓得魂不附体,他俩惊的回头看去,却发现杨波笑眯眯地站在后面。

    三人各怀鬼胎,空气顿时显得紧张起来,戚路强作镇定的问他:“小杨,你怎么也来了?”

    “我看你们两人新来乍到,不熟悉环境,所以赶过来提醒你们。”

    “小杨,你的意思是?”

    “前面的山林里村民放置了许多捕兽夹,我怕你们新来乍到不认识路,再往前走会不小心中了机关,那可就吃大亏了。”

    戚路忙拱手相谢:“多谢小杨提醒,那我们就回去吧。”

    “不过你既然来到这里了,不如去看看我们村里的名胜古迹七胜塔。”

    “七胜塔,看来是个古迹了,不知塔在哪里?”

    杨波指着右面的林子说:“不远,就在这林子里。”

    “好,那就麻烦小杨带路吧。”戚路留了个心眼,让杨波在前面走,以防他有不轨的企图。

    进了林子,戚路就看到了塔。这座塔并不高,只有三层,周围又有参天大树遮住,怪不得戚路在村子里无法看到这座古塔的身影。

    戚路笑说:“想必是因为有了这座塔,村子才叫古塔村的吧?”

    “杨兄说的没错,这七胜塔是东吁王朝莽应龙国王年间所建,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

    来到塔前,戚路看到塔边两侧刻着几行诗,就上前读了起来,“旭日初升,人在其内,子胥缺姓哎呀,小杨,这诗好像少了一句。”戚路指着右边墙壁子胥缺姓这句诗边上的空白问杨波,因为那片空白处像是有人铲去了一句诗。

    杨波呵呵地笑了起来,说:“这个可要怪你父亲了。”

    “为什么?”

    “当年你们家离开我们村子时,族长就抹去了这句诗。”

    听杨波这么一说,戚路心头一惊,想起杨鹏附耳告诉的那句话“专候三郞”,当时他还觉得这是非常奇怪的四个字,现在才明白是一首诗抹去的最后一句。

    戚路把四句连起来在心里默读一遍,不禁在心里骂道:“什么垃圾诗文,根本都不押韵,想必写诗的也是个附庸文雅的半调子。”

    上的塔来,戚路发现这是座红砖建成的密檐式宝塔,塔身六面,每面都雕刻着精美的壁画,由于年代久远,塔上砖雕的梁柱上的斗拱和花饰等都多半脱落。

    看了一会,戚路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虽然古塔在用途上,历经许多朝代已经有了许多发展和变化,但还是和佛教有莫大的关联。可是这座塔的龛中,并没有供奉佛像,而是一尊身穿战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