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脚背山上老和尚

    第四十二章 脚背山上老和尚 (第1/3页)

    一行人,施施往庙中而行。

    那大弟子唤作尘拂,文呈暗自想:你干脆叫拂尘算了,又好记还实用。

    影视剧里,那太监臂膀中,不就总是斜依着一把拂尘吗?那马尾巴似的东西一挥“娘娘驾到!”

    尘拂入门早,中毒有点深。

    成天就钻研佛经,其余事情,基本上引不起他的兴趣。

    今日遇见文呈,见文呈句句佛理、字字珠玑;不由的起了敬佩之心:如此高雅修士,休说这荒蛮的益州之地,便是那洛阳白马寺总部,都难得一见。

    尘拂便想与文呈多多探讨佛法奥义;意欲先行回庙,烹一壶好茶,好生款待。

    又恐惶惶急急,在高士面前丢了佛门弟子的稳健。

    着实将尘拂给为难了一阵

    终究还是想多留住高士一阵,忍不住抢先庙去了。

    …………

    文呈与方殷,沿着曲折幽径,一路慢行、一路漫谈。

    方殷告知文呈,自家曾任“永巷令”,在任上做了一年多;自感宫斗凶险,便辞官而退,遁入空门。

    这些东西,方殷沙门没必要隐瞒、也隐瞒不住:有心人一封书信去洛阳,什么都能打听出来。

    方殷跟着栗嵩混了二三十年,好不容易才从一个“火者”混到六百石大宦官,只比十常侍的千石级别低一级。

    (十常侍后来才提高到两千石的)

    “永巷令”,专管后宫一帮娘们;容易发达、也极易死翘翘;

    全靠押宝是不是押对了。

    方殷倒是命好,以前一直善待何贵人。

    栗嵩在十常侍里面并不冒尖,方殷退下来了,也没引起士族的注意……小角色,也无大过;兢兢业业地在内廷伺候后宫。

    故而,方殷能够得善终,倒也可期。

    …………

    行至山门处,文呈抬头说道:“翠微僧至,山门浸染松云;如此胜景,山门何以无楹联耶?”

    方殷低喧一声佛号:“儒道佛,泾渭分明,哪有名家高士,愿为贫僧破庙,挥毫泼墨?

    贫僧愚钝,更是无那般才气!贫僧虽曾四处索求,然……”

    文呈一伸手,制止住方殷沙门的“然”

    不能让他然!

    抓住谈话的主动权、掌控住谈话节奏——这个,很重要。

    能够使对方的思路,不知不觉之间,就随着你的意图走。

    文呈呵呵一笑:“破除烦恼,二更山寺木鱼声;见彻灵性,一点云堂优钵影。

    如此清幽庙宇,岂可无联?

    大师,那孔县尊墨宝,可算拿得出手?”

    …………

    哎哟额地个娘也!

    孔小二,虽说骨头没李膺硬、本事没卢植大、名头没马融响、字没蔡邕好……可,这也是士林顶尖人物啊!

    你当人家孔二愣子,当年炒作出来的名声,是摆设啊?

    要论家世传承,天朝谁人能比?

    孔二愣子擅长词赋,在这汉末,也是一顶一的大儒了!

    他的墨宝,别说区区一个退役宦官

    就是权倾一时、不可一世的十常侍,

    也休想得到……谁乐意给宦官挥毫题词!

    以后在士林还混不混了?

    …………

    别看十常侍像螃蟹,像李膺、卢植、蔡邕、孔小二这些名家大儒,还真不鸟他们!

    以砍头相威胁也不行……又不是没被威胁过!

    蔡邕被抄家、流放,照样不惧权势。

    只可惜,因为替董卓说了两句好话,被司徒王允下狱,最后死在狱中。

    …………

    方殷抬头直视文呈,激动的双手微颤:“文施主,可是诓贫僧罢?”

    文呈很江湖地一拍胸脯:“吾有一副上佳楹联,便赠与大师罢!孔县尊墨宝,就算作添头可好?”

    “那、那、那贫僧,怎能担当得起?”激动的方殷都筛起来了。

    “大师您听好了~好山当户天呈画,古寺为际僧报钟~。

    大师,此联遗、精…意境如何?可还贴切?”

    ——啥破输入法,明明是精神层面的高级追求,硬生生地被祸祸成生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