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入伍(五班) 首日

    第二章:入伍(五班) 首日 (第2/3页)

排班长带着各班新兵在休息室里聊天,促进新兵们相互认识,相互了解。实际上基本上各班都开展了轰轰烈烈的磨被子运动,一时间连队里面鸦雀无声哪里能听到闲聊的哈哈声,只能不时看到有新兵拿着口杯出来接水,听到斯拉斯拉的磨被子声音。

    从下午一直磨到傍晚,吃了晚饭,班长们还是自觉的带着新兵们回到班里,并没有按着连队规定的活动时间来。直到十几天后云苏才知道,原来龙城支队每年新兵连都因为训练场地简陋和教官训练过于认真而有新兵逃离部队的事情。

    再加上这几年军队裁军,中央要求军人素质提升,不但要有过硬的军事素质,还要有高于常人的内涵修养,不经商,不扰民。同时打牢基础,以新兵训练为模板,培养出新一代高素质的适合现代化战争要求的基础连队。在这些背景下新兵连的班长们,就像带着自己家的妹子们一样把新兵们呵护在手掌心里,甚至是变相关在房间里看着。

    来当兵之前,云苏也听父亲的那些当过兵的朋友说过,部队里面老兵打新兵很正常,训练不好,打;不听话,打;做事拖拉,打;逃兵……关小黑屋。总之在他们的描述中,部队的新兵的待遇就是非人的三等公民……至于什么战友情谊,钢铁情怀,老叔们也是不吝溢美之词,讴歌赞美着过去的青葱岁月。

    晚上九点半哨声响起,集合点名。点名的位置就在食堂外面的小操场上。龙城支队新三连这届新兵十二个班,小操场挤得满满当当。单单点名就花了好几分钟。

    连队长和指导员提了几点要求。连队长平头,个不高,国字脸,刀眉,塌鼻梁,嘴唇宽而厚,孔武有力。指导员,看着面相年龄得有四十岁了,和连队长一般高,浓眉大眼,不苟言笑,两位主管说话语气语调截然相反。连队长快而急,似机枪扫过短促有力,压的所有人抬不起头。指导员慢而缓,有条不紊,如乌云蔽日,任你想逃也无处可逃。两人一唱一和,简单几句就显出水平。下面的新兵也大致了解了两位龙头的态度。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连队是个家,创建靠大家。”

    回到寝室,新兵们很自然的按着地域关系聊在一起,虽然莫班长特意把床铺打乱岔开,可是一张口就是熟悉的口音,很自然的让新兵们对自己的老乡亲近起来。不得已,莫班长只好让新兵们提前洗漱,准备就寝。

    十点整,哨声响起。三长声,意味着一天的结束。热闹的大院顿时安静下来。月光斜斜的照在屋檐上掩映着榆树上的枝丫,在玻璃上投影出斑驳杂乱的影子,像极了监狱的铁丝网。随着入夜的秋风吹过,枝丫摇动,那些斑驳的影子也摇动起来,云苏躺在床上无法入眠,应试教育中淘汰了的他,为了另寻出路,来到部队,此时正躺在距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