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一章,山之巅

    第八百一十一章,山之巅 (第1/3页)

    龙安山后山山巅之上,董泰鲁师徒三人,殷广主仆二人席地而坐。这龙安山后山的山顶,是一个不太规则的环形石头平台,只有一条小路通上来,两面是峭壁,平台上稀稀拉拉长着几棵松树,榆树,地上七零八落长着些罕见的红花绿草,高度都不过尺,有人想潜伏在这里,那是千难万难,所以洛燕强才把谈话的地点定在了这里了。

    洛燕强肃然道:“余公公,此处上不着天,下不着地,在下把谈话的地点设在这里,就是为了不为外人所知,因为师父他老人家也在山寨,我怀疑山寨里已经混进了福王的探子,所以刚才在酒席上我才不敢什么话都讲,唯恐走露了风声,反为不美。我们兄妹的冤情,余公公大约已经知道了,师父的冤情,还是请他老人家自己说吧!”

    董泰鲁点头道:“好,那在下就向钦差大人说说在下的冤情吧!在下原来没想过福王会害我,也没想过能在此处以这种方式向钦差大人告状,目前的一切在我看来,都是在意外中发生的,换个角度说,这可以算是咱们的缘份吧!我董泰鲁,武灵境中阶,江湖人称山南道第二高手,祖籍五原郡,在五原郡创立了长云门,自任门主,长云门的门下共有百余名弟子!”

    洛燕飞接道:“我师父有四名入室弟子,我和我哥哥,还有大师兄赵东丰,二师兄韦路才,我是师父的关门弟子,长云门的其余弟子都是入门弟子,未得师父真传的!师父的武功虽然高强,可我们长云门却算不得太大的门派,在山南道,我们门派排名前三,要是大商的门派都给算上,我们恐怕要排到七八十名去了。”

    董泰鲁老脸一红,尴尬道:“在下并不热衷名利,所以云长门一直限在五原郡,并没有向外扩张,就是我的这两个弟子,也是我和他们的父亲洛家怀是好友,我才收了他们两个。而且在下今年已经五十三岁了,都是土埋了半截的人,也没想着还怎么壮大门派了!”

    董泰鲁又道:“我这半生收了很多弟子,希望能从中挑选出几个德才兼备的,能发扬我长云门的武学。最终董某选了他兄妹二人,和赵东丰,韦路才,做了我的真传弟子。我却却没想到,竟会被自己的一个真传弟子所坑害!说来话长,去年春天的时候,福王府有一位管家来到长云门,传来了福王的口信,说是福王要见我,请我到福王府去一趟。”

    殷广笑道:“福王大概是众亲王里最低调,最没存在感的一个了,毕竟他和当今圣上的关系远一些,只是靠着太祖册封的世袭罔替而承袭爵位,他在这山南道不显山不露水,默默无闻,每年按时进贡,倒也算忠于朝廷,不知道你董先生怎么会和福王发生矛盾呢?”

    董泰鲁冷笑一声,“福王忠于朝廷?哼,福王的志向可大着呢!那平西王和岭南王身为郡王,尚且有不臣之心,何况福王还是亲王?自从先帝徽宗爷末年,朝政就开始坏了,等咱们这位年轻的广皇帝即了位,这些王爷还有几个肯服的?就连咱们那位大内总管都能欺负皇上!”

    殷广和余福对视了一眼,都不说话了。董泰鲁又道:“你们想,我一个小门派的门长,福王见我能有什么事?我不想攀附这些权贵,就找了个借口,推脱了。结果这福王就因此记恨上我了,福王府上有个高手做供奉,这个人就是号称山南道第一高手的何若愚,何若愚又亲自来五原郡请我,我无法,只好硬着头皮随何若愚去了福王府。”

    董泰鲁愤愤道:“没想到我随着何若愚到了福王府,福王就请我加入他的王府做供奉,福王是有心联合平西王等人共举大事的。我当然不从,我一个练武的人,没什么野心,不想扩张门派,更不想和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