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九百一十五章 城隍庙

    第一千九百一十五章 城隍庙 (第2/3页)

,斩奸除恶,以防他们祸乱黎庶。

    城隍庙的罚恶司,罚的也不是凡人中的恶人,而是作乱的妖邪。

    因果?还是业力?

    秦桑暗自思索,世间显然还有许多他未曾接触到的东西。

    “爹,别人都说你是活菩萨,阎王的功德簿上肯定都记满了。您安心走吧,辛苦了一辈子,到了下面该享福了……”

    孙老先生的小儿子给他掖了掖衣襟,嘴里不停念叨。

    孙老先生更加不舍了。

    秦桑看向小五,他带小五来孙府,就是想试试,小五看到人间的生离死别,会不会有什么触动。

    小五靠在秦桑身边,只是静静看着孙家人,似乎不能理解他们为什么伤心。

    离开孙府,孙老先生仍恋恋不舍,不停回头,而家人的声音离他越来越远。

    回到拥挤的街市上,高若虚命阴差将孙老先生带去城隍庙,他则变了一副相貌,显化身形,领着秦桑进入城中最大的酒楼,要了一桌酒菜。

    “小小县城,尽是些粗茶淡饭,道长切莫嫌弃。”

    高若虚举杯相让,也拿起筷子夹菜。

    比起船上的鱼汤,又是另一番滋味,秦桑分别给小五和朱雀夹菜,好生忙碌。

    二人边吃边聊,秦桑问出心中的疑问。

    高若虚也说不清所谓的‘劫数’是什么,根源何在,接引他的城隍,当年就是这么告诫他的。

    “这个问题,道长可以去向都城隍请教,若能得到答案,还望告知高某一声,高某也很好奇。”

    “都城隍……”

    秦桑暗忖,恐怕都城隍也说不出个所以然。

    都城隍,指的是便是一国都城的城隍,按照凡间州、府、县的划分,又有州城隍、府城隍、县城隍,等而下之。

    不同国家的鬼神,互不统属,就像一个个门派一般。

    秦桑之所以会这么想。

    是因为他去往云都山时,路过几个国家的国都,都城隍最高不过元婴后期。

    反观仙道宗门里,云都天是有炼虚修士坐镇的。

    另外,秦桑还注意到,这里的神道竟然没有独立的境界划分。

    道庭衍生出的神道,沿用的是道庭法位。

    高若虚在论及境界之时,竟是要借用炼气、筑基这些仙道的说法,显得不伦不类。

    神道衰微,可见一斑!

    不知是神道尚未在大千世界大兴,不成体系,还是这里太过偏远,消息闭塞。

    “几位客官,菜上齐了,您慢用!”

    小二将一碗莲子羹放在桌上,吆喝一声,退出包厢。

    带上房门时,小二扫了一眼桌面,暗道奇怪。

    几盘菜肴,道士和小女孩的那一边被吃出了明显的缺口,老人那边却几乎没动筷。

    “许是老人家积食了……”

    小二摇摇头,没放在心上。

    席间,二人继续闲聊,秦桑不断询问神道知识,譬如高若虚之前说的‘阴寿’。

    起初,秦桑以为入了神道还能增加寿元。

    如此一来,修士一生多行善事,等发觉仙道无望,便改修神道,岂不相当于多活了一世?

    事实上,‘阴寿’只是神道的一种说法,因城隍鬼神多是死后成神而来。

    神道修行,并不会另外增加寿元,孙老先生寿元九十有二,魂灵成神之后,也要将生前活过的九十二年算上。

    而神道有一点得天独厚的地方,是仙道所不及的,在入道之初,在城隍庙接受供奉、服食香火,修为提升的速度会非常快。

    高若虚麾下的那些阴差,半数以上都有堪比筑基初期修士的实力,最低的也相当于炼气期十二三层,无一庸手。

    所以阳寿尽了之后再接引成神,亦不耽误修行。

    另外,照高若虚的说法,境界相当的神道修士,寿元确实比修仙者稍多一些。

    确实有仙道修士转修神道,但想要有所成就,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境界越高,神道修行也愈发艰难起来。

    高若虚本人有金丹初期的修为,但据他所说,北廓县所在的富春府,一府之内的县城隍,算上他仅有两个是金丹境界,都被放在了北边,防范深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