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8章,严师才能出高徒

    第1078章,严师才能出高徒 (第3/3页)

这样的制度下,刘晋麾下创办的诸多学校,在短短几年的时间内就培养了大量的专业性人才。

    因为学校奉行严师出高徒的政策,即便是在机械学院这种专业性的学校里面,学生们学习起来也是相当的刻苦、专研。

    精于某一样技术和领域的时候,自然而然能够青出于蓝胜于蓝,不断的开创新的领域和道路出来。

    教不严、师之惰。

    这个时代的老师都有这样的责任感和责任心。

    也正是因为这样的责任心,故而教育的投入并没有白费,学生能够学到知识和技能,出了学校有了知识和技能在身,对个人来说,可以过上不错的生活。

    对于整个大明来说,诸多学校培育出越来越多的专业性人才,不仅仅满足了大明越来越庞大的工厂、商行、作坊等等各行各业的需求,而且还促进了大明技术的迅猛发展。

    此时,一间教室内,几十个学生,每一个都在一台机器旁边,手里面拿着一根铁棒,在这个台机器上不断的打磨着。

    机械学院,学会操作机器、打磨东西,这是最基本的东西,也是最累的,很多人刚刚开始学这个的时候,手都要摸起泡来。

    但是这些学生一个个都在非常认真的学习着,打磨着,看不到丝毫的娇气,也看不到丝毫的不耐烦。

    比起钢铁学院的学生练习打铁,木工学院的练习刨木头,他们打磨东西还算是比较轻松的活了,而且有机会学习知识和技能,这对于出身普通、贫寒的孩子来说,无意义是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

    “手伸出来!”

    老师在仔细的检查每一个人打磨的情况,遇到打磨不合格的,也是毫不留情。

    听到老师的话,学生也是不得不伸出手。

    “啪啪~”

    戒尺打在手掌上面的声音非常的清脆,也是让每一个学生变的更加认真、仔细起来,毕竟谁都不想挨打。

    “嗯~”

    在教室外亲眼目睹这一切的刘晋也是忍不住直点头。

    戒尺打一打手掌并没有什么,除非是老师和这个学生有仇,否则基本上也就是受点皮肉之苦,并不会伤筋动骨。

    但对于学生来说,受到戒尺的教育,学习就更加认真,自然就能够学到更多的东西。

    机械这种东西,它其实是非常需要认真两个字。

    因为机械越是发展起来,它就越高精尖,没有认真的态度是很难将机械给发展起来的,做到极致的。

    “我们老祖宗的智慧还是应该要多学一学的,在教育这一块,老祖宗就做的很好,严师出高徒,教不严师之惰,这些都蕴含了极深的智慧在其中。”

    “办教育,教书育人,就应该要如此,我这每年几百万两银子的投入也不算白费。”

    看到这样的一幕,刘晋也是忍不住笑了起来。

    见识了后世太多、太多失败的教育案例,刘晋觉得古人在教育方面还是很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