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节 国史

    第五十节 国史 (第3/3页)

政事道统,便会渐渐消亡。后来人若是一味崇洋媚外,只怕中华道统便危矣。所以青年出国之前,必须经历汉留之业的培育。那清华学堂,便是要做垂范的。”

    “但国史馆不同,史家道统,是阳春白雪,居我中华道统之巅,是须要用热血和寂寞来书写的。古来世人,有热血如何耐得住寂寞;耐得住寂寞,几人还有热血?欧风美雨之下,必定会有人,也如梁任公一般,毁弃史家道统。所以国史馆须独善其身,不言不语,不聋不盲,以这八字安身立命,延续道统!”

    “世凯受教了!”袁世凯终于明白朱崇祯所谋,心中感佩,收起疑虑之心,恭恭敬敬答道。

    中华此时虽国势积弱,连东瀛日本也要忍气吞声,但其实在袁世凯心中,中华强盛,不过是迟早之事。但国势由弱而强,在这千回百折中,道统若断,便纵是国势强大,中华已非中华,又有何用?因此,此刻袁世凯见到朱崇祯重道统远胜国势,便知中华君临宇宙之机,实是指日可待。

    “不知这国史馆馆长一职,公子可有人选?”

    “项城可是心中已有人选?”

    “不瞒公子,清亡民立,便须设国史馆和清史馆两处,但两处实为一处,以我所知,清史馆馆长可任赵尔巽,而国史馆,湘绮先生一代大儒,可堪重任!”

    这赵尔巽,此刻是盛京将军,总督东北三省军政,此人虽是进士出身,入翰林院做过编修,可却以能吏之名播于天下,并不通晓史家道统;而湘绮先生,说的乃是湖南湘潭的王闿运,此人先后曾入过肃顺、曾国藩之幕,少小天才,通晓百家,于经史两道均有开创之举,实在可称清末之大儒。

    这两人,一为能吏,一为大儒,倒是极恰当的人选。谁知朱崇祯却摇摇头,“赵尔巽是能吏,虽不通史,可修史本就非能吏不可为,尚可。湘绮先生究竟只是大儒,可任汉留业师,却不能入国史馆。”

    “那公子以为何人合适?”袁世凯见自己推荐两人,却被折中,不禁问道。

    朱崇祯眼珠转动,笑道:“此人倒是与你相熟,也是你的儿女亲家!”

    “公子可说的是……”袁世凯一惊,转念间,便已经猜到,“是端午桥?”

    “不错!”

    “可他是满人,方今之世,各地都在驱满。国史馆是汉留核心,若是让满人主事,只恐天下士子,难服!”

    “我便是要他们知道,民国之后的中华,是五族同心!汉满蒙回藏,共为中华一体。以后国家选拔能才,不问出身,只问德行!”

    “但这终究难防天下悠悠之口啊!”

    “既然项城如此担心,我汉留便也留一人在国史馆吧。”朱崇祯默了一会儿,说道。

    袁世凯这才心中底定,他方要开口回言,猛听门外脚步声急,似有人疾奔而来,远远的几个侍卫迎上去,将那人拦了下来。不过几个呼吸间,外面领头的侍卫李健生便远远高声说道:“大人,南方有紧急军情禀报!”

    袁世凯一惊,回头看向朱崇祯,却见朱崇祯似笑非笑,点了点头,袁世凯便高声回道:“放进来!”

    外面听到声音,不一会儿,李建生便推门进来,手中捧着一叠纸,快步走到袁世凯身前,递了过去。

    袁世凯伸手接过,打开一看,却是几封电文,他急速翻看了一遍,脸上怒色一闪而过,手微微抖了几下,便平复如常,将电文恭恭敬敬递给了朱崇祯。

    “孙文宣誓就职中华民国总统了!”袁世凯说道。

    朱崇祯接过电文一看,却是孙文就职的通电和总统誓文,朱崇祯略略看了几眼,便一把丢在旁边桌上,“归国还不到七天,就敢高居总统之位,这一颗功名之心,也太急切了。项城,看来北京我待不了几天了,等夏威夷的人才资金到了,我要亲自回南国,收拾一下乱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