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与子论道,天地星辰

    第二十四章 与子论道,天地星辰 (第2/3页)

遇到相府小姐的感叹扔到了脑后。

    看着夫子认真地问道:“请问夫子,怎样的人才算得上君子?”

    夫子说道:“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想着今日卢元追着自己不放手,李修元忍不住问道:“君子跟小人的分别呢?”

    夫子点头回道:“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李修元一听忍不住笑了起来:“如此想想,我也算是个小人了,毕竟我坑了卢元五枚金币给小黑,算是不仁之举了。”

    夫子沉默片刻后说道:“若按你这样说来,这世间岂不君子了?凡事不要去钻牛角,想着我之前说的那些道理。”

    李修元摇摇头,苦笑道:“在我看来,凡事总是要有个标准。”

    夫子看着跟前素手煮茶的酒肆掌柜,看着他平静面容下的坚持,想着李修元在大湖边写的那首诗,突然微笑了起来。

    “自然是有标准的。”夫子笑道:“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李修元想想也是这个道理,凡事以礼行之,自然有礼有节。

    想了想又问道:“君子之信否?”

    说完将煮好的灵茶给夫子倒了一杯,自己捧着面前的杯子轻轻地吹了一口气。

    夫子端起灵茶,想了想回道:“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李修元闻言怔了怔,随到淡淡笑道:“好一个言出必行,在下受教了。”

    喝了一口灵茶,夫子眼眸越来越亮,丝毫不介意将浓浓的笑意溢于嘴角,此酒只应天上有,只茶人间不曾闻。

    喝了半杯灵茶,夫子感叹道:“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说到这里,一杯灵茶已经在口中化开,顿时口齿留香,喉中甘甜的夫子满意地笑了起来。

    静静地说道:“倘若做到这些,在我看来,也离道不远了。”

    “圣人也先是人。”李修元喃喃应道:“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夫子说道:“我还不是圣人。”

    李修元点了点头,自己想着夫子之前说的这里道理,一时间思绪纷杂而至。

    先前才想明白一些的道理好像又变得模糊起来,想着自己一路上思考的那番天上人间的一些道理,不由得叹了再叹。

    因为有些话即便他已经知道,但还不敢跟夫子说出来,便是一句话,也会破坏这一方天道的宁静。

    想到这里,忍不住喃喃自语道:“圣人之道,为而不争,顺天应命,倘若有一天,夫子将要面对道与法的选择,又该如何?”

    夫子沉默片刻后问道:“何谓道,又何为法?”

    李修元想了想,苦笑道:“在下窃以为夫子的儒家思想为道,秦王治国方针为法。”

    稍停了片刻,思之再三的李修元说道:“倘若有一天,于秦王看来夫子的道影响到了法的实施……”

    “或者说者间某些自以为是的先生、学者,歪曲了夫子的儒道,以儒道的名义向君王施加压力,而君王不喜的时候,夫子以如何自处?”

    更多的话李修元不想说,也不敢说出来。

    但是他相信夫子听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