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2章 林家村

    第492章 林家村 (第1/3页)

    刚刚从城市来到农村,放下笔杆子,拿起了镐把子,每天和铁镐铲子为伴,这样的生活是徐国栋前三十几年根本没有想过的。

    徐国栋出生于一个算是小资的家庭之中,小的时候,家里的境况还算是不错,起码将他送去求学,虽然没有留过洋,因为中间发生变故,无法继续完成学业,只能回归家里。

    本以为回家是继承家业,然后接受家里的生意,做买卖。

    可是啊,有些人天生就适合做生意,有的人的?

    即使接受了很多的新式教育,也学到了不少的东西,长了不少的见识,但是有的人就是这样,他就适合拿着笔杆子,别说做生意,就连当兵都没有机会。

    徐国栋就是这样的情况,回家继承家业之时,落到他手里的生意早就已经十不存一,加之正逢乱世,活着就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了,更不要说让他在一个小县城之中,将生意做到多大。

    几番辗转,再次回到枫城的时候,家里的那点产业已经被折腾干净了。

    老父亲去世,而他带着母亲本欲躲避战乱,辗转了很多的地方,但是乱的可不仅仅是几个地方,军阀割据,到处都很乱。

    老人,在临终之时,总会想着落叶归根,战乱没有躲过去,家底消耗的七七八八,最后看着老母亲的身体每况愈下,徐国栋还是同意了母亲最后的一个要求,带着那位老人家回到了枫城。

    老人回到枫城没过多久,就病故了,徐国栋将其安葬之后,也没有任何本钱再做生意,而且他也明白,他根本就不是做生意的材料。

    所幸在枫城徐国栋还有一些老父亲留下的人脉,虽然说人走茶凉,但是还是帮着他找到了当一个教书先生的活计。

    从某种方面来讲,徐国栋也算是运气不错,就那么安安稳稳的在城市里面度过了解放战争,虽然日子苦,活得艰难,但是好歹算是活下来了。

    之后解放了,徐国栋还是做他的老本行,当一个小小的教书匠,日子虽然清苦,习惯了倒也有一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味道。

    不过遇到了这个知青下乡,说实话,徐国栋还真的算不上什么知青,他的情况,准确来说,应该算是一种避祸,其父亲的一位老友,发现了徐国栋的存在,似乎预感到了某种事情,所以找人托关系,给徐国栋弄进了下乡知青的队伍之中。

    而这个时候,徐国栋已经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