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成者王侯败者寇

    第四十章 成者王侯败者寇 (第2/3页)

人,他自小聪明伶俐,善画花鸟,他画的花鸟就像是活着的一般。

    几年前,赵楷隐姓埋名去参加科举,一举夺取了进士第一名,文人对他极为推崇。

    赵佶的第五子肃王赵枢,有过目不忘的才能。

    去年,赵枢出使燕云时,他与大臣沈元用一起,被软禁在燕京愍忠寺里。

    闲暇无聊,赵枢和沈元用在寺中游逛,偶然遇到一座唐人碑,有三千多个字。

    沈元用朗诵了一遍。

    赵枢且听且行,似乎漫不经意。

    回到住处后,素以强记闻名的沈元用,想向赵枢夸耀其聪敏,于是取纸默写碑文。

    记不住的地方,沈元用就空缺着,共有十四字空缺。

    写完后,沈元用将碑文交给赵枢。

    赵枢看完,随即取过笔来补足沈元用没记住的十四处地方,又改正了沈元用写错的四五处地方,然后放下笔,改换话题,毫无夸耀之色。

    沈元用骇服。

    赵佶的第六子景王赵杞,自赵佶到金营以来,他每天都陪伴在赵佶身旁,夜不解带,食不食肉,无微不至的照顾赵佶。

    如今,赵杞年纪轻轻的,却已是须发皆白。

    赵佶心想:“我真是昏了心智,才在大好年华将皇位传给儿子,又瞎了眼,将皇位传给这个最愚蠢、最不适合当皇帝的儿子!”

    可事已至此,赵佶也只能是捏着鼻子教导赵桓,毕竟,赵桓才拥有皇帝的身份,别的儿子再好,也代替不了赵桓。

    赵佶整理一下情绪,然后道:“你试想一下,你如果回去继续当皇帝,不报此大仇,你何以号令天下,天下人又会敬服你嘛?到那时,你有可能遵守你发过的誓言吗?我能想到这些,金人又岂能想不到?所以,金人是绝对不会相信你的誓言的。”

    赵桓这才明白个中关键,进而一屁股坐到了椅子上!

    过了好一会,赵桓才看向赵佶,求助道:“难道我父子真回不去汴梁城了吗?”

    赵佶走到赵桓身前,摸着赵桓的头,说:“痴儿啊,回不去,对咱们赵氏之人来说,才是幸事,咱们赵氏之人若是回去了,那才是真正的大祸临头了啊。”

    赵桓这回是彻底懵了,他不解道:“为何回去了也是大祸临头?”

    赵佶看向汴梁城方向,悠悠地说道:“因为那里已经变天了,不是咱们赵氏说得算了。”

    赵桓明白赵佶的意思,但他还是反驳道:“二百年赵氏,岂是别人说替就替的,肯定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