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8章:1941年

    第978章:1941年 (第1/3页)

    民国三十年,也就是1941年,是承上启下的一年。

    二战正式爆发,也就不到一年时间,真正的大战已经在酝酿当中了,可能很多人很悲观。

    也有人很兴奋。

    比如东边的那位“上等兵”阁下,此刻正在上蹿下跳,以陆相的身份发布了《战阵训》,鼓吹军民向天皇效忠,实现“大东亚新秩序”。

    欧洲的小胡子元首,也在秘密的跟他的幕僚团队商议,什么时候解决苏俄这个红色老对手,实现拿破仑都没有完成的伟大梦想。

    而中国,还在风雨飘摇中,苦苦挣扎着,谁能够多给一点儿援助,好让在接下来的对日作战中坚持的更久一些。

    可能是怕罗耀反悔,还不到初五,毛宗襄就提议召开军技室新年工作会议。

    罗耀没意见。。

    开会,那就开呗。

    大过年的,至少要留个体面,人员调整起码要等出了正月再说,但毛宗襄这么迫不及待。

    为的就是新六组。

    成立一个新组,其实大家都没啥意见,反正只要别从自己组里调人就是了。

    各组组长都把自己的组员看的比自家老婆,孩子还紧,随着工作越来越多,人员短缺的问题会越来越紧张。

    就算外招,军技室这样的单位,也不是随便就能进来的,罗耀的要求很高。

    即便是降低门槛儿,那新招的人,一时半会儿也不那么快上手。

    还有经费的问题。

    从一个月五万法币,增加到八万,罗耀原先是想要十万的, 但是上头财政吃紧,若不是物价和货币贬值的原因, 上头甚至想要砍一部分经费。

    新六组的组长, 毛宗襄推荐了自己留法的同学王俊杰,大过年的, 罗耀没反对,直接过了。

    本来这个新成立的组就是毛宗襄的。

    副组长是毛宗襄的妹夫陈洁予,罗耀也同意了,既然要让, 那就索性让到底。

    反正,成立这个组就是让毛宗襄在军技室找一找存在感的, 还有, 背锅。

    然后就是各科的人员选拔。

    罗耀也表示支持, 只要新组长看上的, 其他组肯放人的, 他一律不阻拦。

    然后毛宗襄都觉得这个会开的有点儿太顺利了, 这罗耀太给面子了,有点儿不真实了。

    于是, 他也不好意思了,让罗耀也讲两句, 不能一开会, 就变成了他一个人的一言堂了。

    罗耀对这个会没什么准备, 但既然毛宗襄让他说话,他不能不说, 于是就讲了新的一年,他对军技室工作的设想, 比如吸纳新血液以及人员的培训工作。

    这一块儿他是主抓的,比如集中短期培训, 或者老带新的方法,尽快的培养出可用的人才来。

    训练班那边也需要扩大招生,这一次要求会有所降低, 当然基本素质还是要有的。

    罗耀讲的非常具体和实际。

    会议就在这友好和睦的氛围中结束了,看似毛宗襄一系新年第一炮算是打响了。

    惹得霍恬等人都不太理解,难道真是要跟毛宗襄低头不成,这弯也转的太快了吧?

    之前一点儿征兆都没有。

    大家都有些迷糊,而霍恬更是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