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6章 现代电视(为堂主你好吗吗吗吗吗加更)

    076章 现代电视(为堂主你好吗吗吗吗吗加更) (第2/3页)

、再到商业化运作,花了十几年的时间,耗资5000万美元。

    李康平可以少走点弯路,但再怎么走捷径,至少也需要百人以上的精英研发团队,以及不低于500万美金的研发资金。

    “全电子电视系统”不单单是电视机的研发,还涉及电视台系统的开发、建设、运维。这做的不仅仅是单个产品,而是一种新的电信系统。

    1922年,世界上并不存在任何一家电视台。所以,“全电子电视系统”是工程量极大的系统化工程,绝非李康平单枪匹马可以搞掂。

    这不妨碍李康平先把“全电子电视系统”的基础理论论文写出来。

    《科学美国人》钟意这种类型的论文,李康平写完《全电子电视系统》,寄往《科学美国人》编辑部。

    天气越来越热,李康平的硕士毕业答辩安排在夏天,博士毕业答辩也是。

    赫特莱楼会议室,哥大的几位物理教授坐镇于此。

    格林教授、哈里斯教授是李康平的熟人,这两位教授参加了去年李康平的硕士毕业答辩会。

    伍德盖特教授与李康平的关系超越了熟人。亦师亦友,互利共赢,两人大概是这么一种关系。

    萨维教授、贝克曼教授,这两位教授对李康平而言并非陌生人,大家都在哥大物理口混饭吃,相互之间或多或少有一定的了解。

    格林教授依然是答辩组的组长,他首先发言:“我们没有忘记,去年的这个时候,那个非常炎热的酷暑之日,我们坐在这里,参与了李先生的《银原子束方法验证空间量子化实验》的答辩会。我很高兴的看到这篇论文成为了物理学中的经典论文,并且在索尔维会议上进行了陈述,得到了全世界物理学家的认可。”

    “一年后的今天,仍旧由我主持李先生的博士毕业答辩会,关于《镍晶体被电子衍射实验》这篇博士论文,请李先生开始你的陈述。”

    必要的程序在必要的环境中实施,李康平高声道:“尊敬的教授,你们好,我是伍德盖特实验室的博士研究生、实验助理K.P.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