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章 灵感

    081章 灵感 (第2/3页)

旅,别人帮爱因斯坦推进洗脑工作,当然不如爱因斯坦亲自动手的效果好。

    “洲际性、全国性学术会议不是每个月都有,但报纸每天都出版。李,听说你跟爱因斯坦保持着书信往来,你可以继续保持下去。只不过,爱因斯坦现在应该在太平洋上,通信不便,而洛伦兹先生回荷兰了,我想你应该给洛伦兹先生写信,将《镍晶体被电子衍射实验》的成果在第一时间告诉洛伦兹先生。几个月之前,我们做实验的时候,你和洛伦兹先生见过面,你知道洛伦兹先生非常关心我们的实验结果。”

    “好的,教授,我会立即给洛伦兹先生写信。”

    “在美国范围内,与宣传推广相关的学术性事务,我愿意帮忙。”

    伍德盖特教授说的很有道理,学术成果不是发了论文就完事了,你得继续运营,将纸面上的学术成果转化为实质性的学术收益。

    伍德盖特教授提了一些学术成果宣推方面的建议,李康平全都收下。

    “李,你经营你的公司,做你自己的事业,这是没问题的,不少科学家都在这么做—包括诺贝尔级别的科学家。但我不得不说,我的实验室失去了你,我感到遗憾。”

    “教授,我们的友谊不仅仅限于实验室之内。”

    “说是这么说,然而……李,你不在我的实验室工作,我似乎找不到学术灵感了。”

    伍德盖特教授不满50岁,正处于学术黄金期。

    李康平的硕士论文、博士论文皆是在伍德盖特教授的指导下完成的。

    空间量子化实验催生了“伍德盖特-李实验”这项科研成果。

    伍德盖特、李继续合作,伍德盖特实验室在全球范围内首次得到低能电子衍射实验的实验证据。

    伍德盖特教授俨然成为了功勋显著的实验物理学家,物理学中有两条重要的技术路线与他有关,一是分子束方法,二是电子衍射方法。

    在当前的整体环境下,这两条技术路线并未发挥全部威力,若干年后,人们或将感受到这两条技术路线的主干与支线的真正威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