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战前就分赃

    第八十五章 战前就分赃 (第1/3页)

    信上,田贞仪许是怕刘钰觉得她失了心气,便说的很清楚。

    知进退,是知何时退才方便将来进,却不是进到无处可进时再退。前者尚可再做大事,后者不过老矣蹉跎。

    这个时机,刘钰醉日酒醒后考虑了一整天,权衡得失,深以为然。

    别说自己可能只是皇帝入戏太深觉得自己当为汉武、身边不能没有一个霍去病的自我加戏;便是真的是皇帝生的,亲儿子又能怎样,历史上皇权上“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故事可是比比皆是。

    皇帝眼中,最好的霍去病,是那个在二十三岁英年早逝的霍去病。

    自己没死,那就当不成最好的霍去病,也就最好不要再去当霍去病了。

    况且,自己所做的一切,也确实是为了“由外催内”,却不是“由外而内”。

    由外而内,和由外催内,终究不同。

    由外催内,外部环境只是一个催化剂,终究还是要在内解决。

    大顺靠着军改有了一副钢筋铁骨,可胎里的病、五脏六腑却一直没变。

    刘钰不喜欢庙堂这个大泥潭,可真要做事,又不可能一直在外。

    只是之前他以为回内的最佳时机,是拿下南洋。可却没想到田贞仪的意思是连倭国之战都不要参加,直接回内。

    此时回内,南洋之战仍有九成可能出镇为帅,掌军自决。将来是内是外的转圜范围,也更大一些。

    田贞仪的想法,配上刘钰对征倭一战海战的绝对自信,压到了他自己的想法。

    听得出来,皇帝也很高兴,因为皇帝嘴上担忧的事,正是心里最不担忧的。

    会失败吗?

    皇帝自己也清楚,这一战不是临时起意,而是刘钰谋划了十年的准备,咂进去了数百万两白银,怎么可能会失败?

    明知不会失败,还要假装担忧,刘钰当然明白皇帝的言外之意。

    “陛下信任臣下,委以重任。臣昔日狂言,所求者不过是为陛下开疆拓土、又不至于汉唐之祸。从始至终,臣都是以此为初心而不改。”

    “臣要编练的海军,是一支‘有制之军、不可轻败’的海军。臣思虑许久,如平准一战,臣领军在前,难以证明臣的话。如今伐倭,正可展给陛下看。”

    刘钰再度说起平准、军改的事,李淦心中暗暗称是,不免想到了当初胡闹到金水桥时候的场景。

    不忘初心的四个字,再度把李淦拉回到曾经的记忆。不是当初那个倔强的少年再度出现在眼前,而是自己又回到了当初那个尚且年轻的十余年前。

    “不忘初心,不忘初心!好啊,难得。若朝中皆如你这般的赤子,朕又何忧?”

    “若真能以战养战,不耗费钱粮无数,朕难道就不想打仗吗?”

    感叹之后,李淦没有再问刘钰这件事的缘由,而是问到了另一个问题。

    “有制之军、有能之将,岂不更善?”

    刘钰暗笑,回道:“陛下,观天朝四边,并无有制之军,唯天朝有。是以这等问题,何须考虑?”

    “行军、后勤、路线、大略,皆为参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