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七章 铁衣铁鞋

    第二百二十七章 铁衣铁鞋 (第1/3页)

    虚实之道,「犀牛」称得上个中翘楚。

    他的打法可以分为两种——勾拳、以及其他。

    无论是重整旗鼓兼迷惑对手的搂抱,还是摇闪、摆拳、刺拳,都可以归结为「虚」。只有最后那一记犀利的勾拳才是「实」。

    如今老秦也在规划自己的「虚」和「实」。

    按他的设想,标指是虚、暗劲儿是实;连环日字冲拳是虚、转马冲拳是实。本质上其实与「犀牛」并无区别,都是利用人的惯性心理。

    譬如标指。

    乍一使出,对手肯定会吓一跳,可挨过几次就知道这招纯属唬人,于是就会放松警惕,并考虑等他再用时还上一记狠的。

    反正最坏的结果无非是被对方得点,抓住机会一击ko不就赚回来了?

    所以,如果这时老秦打出一记以标指为第一波发力的暗劲儿,便有很大可能会给麻痹大意的对手送去一份巨大的「惊喜」。

    即使不成功,也会令人无所适从。

    一直是棉花般的攻击,里面忽然夹了根儿针,对手即使没被扎死,再看到棉花也难免杯弓蛇影,不得不打足精神、时时防备。

    注意力一共就这些,分配在标指上的多一点,其他位置就会少一点。

    就像他用连环日字冲拳攻击「犀牛」的肋部、又时不时的用标指攻击面部一样,防得住上方就防不住下方,最后不得不以攻代守。

    连环日字冲拳更是防不胜防。

    一秒五拳,射速慢的半自动步枪都没有如此快的频率,配合水袋和自动发球机练出来的眼力,一旦没防住,即使不加暗劲儿也能直接ko。

    可惜缺少一锤定音的威力。

    毕竟比赛经验丰富的拳击手不是木头桩子,用连环日字冲拳试探对手、引出破绽还行,一秒以上的空当却极为难得。

    ——「犀牛」是在搂抱时出现破绽在先、导致被连续荡开双臂,再加上他反应速度有缺陷,才结结实实的挨了五拳。

    以老秦的拳击经验,黏手创造出的破绽最多够他打出两拳,而且还不是下巴之类的重要部位,得点没问题,想ko对手就难了。

    如果能在日字冲拳中加入暗劲儿,攻击力必然会大大提高。

    只是知易行难,等投入上千次练习依然毫无所得,他才渐渐理解了当初李老三劝他不要冒进时说的那段话:「明劲儿是拳之刚劲、暗劲儿是拳之柔劲,只有力量刚猛到极限才有资格往回收、才有资格学柔」。

    一个「收」字,道尽精髓。

    明劲儿修己,将筋、骨、皮的力量整合到一起,再配合例如八极拳擤气之类的呼吸法,出招发力刚猛霸道,有如铁棍一般。

    但力量越大,收束就越难。

    暗劲儿是双重发力,先用第一重攻击抵消掉对方身体的消解功能——老秦还得先抵消自家拳击手套的消解,再用第二重攻击造成实际伤害。

    于是便产生了两个问题。

    一是出招时如何控制。

    整合为一、而且还要配合呼吸才能产生的巨大力量,哪能说拆成两份就拆成两份?控制不到位的话,明劲儿散掉都是轻的,伤到自己也并非不可能,最简单的例子,百米短跑时呼吸错乱会是什么下场?

    二是两重发力之间的配合,既要抵消对方的消解、又要尽量保存拳头的动能——拳头完全停住再发力,那不是暗劲儿,那叫「怼」。

    说到底,还是得在控制方面下功夫,也就是「收」。

    这世间舍本逐末者多,大毅力、大志向的凤毛麟角,尤其在面临诱惑时更是如此。

    暗劲儿攻击高、见效快,如果师父不加以控制,恐怕大多数徒弟都会沉迷于此,却忘了明劲儿整合为一的力量才是根本。

    一个是基数,一个是放大器,基数太小的话,再怎么放大也没用,暗劲儿又不是独孤九剑,不需要内功支撑也能打遍天下。

    而且先暗后明,比先明后暗的难度大的多。

    明劲儿大成者对身体的掌控已经达到极限,就像网游中等级高的大号,随便打个小怪收获的经验值都比小号高。

    此时再将经验值用于提升技能等级,速度自然飞快。

    反之,经验都用来提升技能等级了,刷怪速度再快也只能欺负欺负新手村的小怪,那点可怜的经验值哪辈子才能升级?

    被抢走绰号的倒霉孩子就是典型的反面教材。

    当他发现并不标准的左摆拳比标准摆拳更有效时,自然而然的就会放弃标准动作,而不是尝试在标准动作下使用暗劲儿。

    道理老秦都懂,但人嘛,难免向现实妥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