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一样水养百样人(2)

    第七十二章:一样水养百样人(2) (第1/3页)

    杨起隆脸色一暗……

    张思诚却伸手锤了杨起隆一拳:“你差点没给小爷掐死,狗日的那么大劲干嘛?”

    ……

    邓州彭桥。

    彭桥在邓州西垂,此地不再是一望无际的平原,已经与秦岭余脉挨着了。

    甚至,这彭桥境内,更有诸多山峰,不过此地的地形,倒是以纵横起伏的高岗为主。

    彭桥紧邻排子河。

    在此地的东北方,就是在历史上留下鼎鼎大名的丹阳旧址。

    丹阳出精兵,指的就是这里。

    这丹阳,到了清中时候,因为境内有春秋楚国叶公修建的九重堰水利设施,是以,遂改名九重。

    南阳被称为天下三大最早浇灌地区,就是因为叶公在南阳周边,主持修建的一系列水利设施。

    这些水利设施,大半却在乾隆年被拆除……

    彭桥正在九重堰的下游。

    此地原本无名,周边却是屡出名将,诸如张巡、王坚都出生在此地周边五里之内。

    清初,明臣彭而述从龙清廷,追杀永历,得以位居高堂。

    等到天下安定,他被排挤出了朝堂,遂回到故乡,居住于此。

    彭姓逐渐开枝散叶,遂有了彭桥之名。

    彭而述所生的五子,都在自家学堂之内读书,其中最为聪慧者,就是五子彭始抟。

    “五弟,你告知了苏佐领张氏的事情,我们南阳,怕是要再起死伤了!”

    老大彭始桐皱紧了眉头。

    张家毕竟没有做了出格的地方,再说了,张氏掌握着茶马古道的转运,这家藏马匹,却也是自该的。

    南阳是汉水水路的尽头,若想货物北上,必须要从白水登岸,转运黄河,才能继续直上京师的。

    彭始抟合起书本:“哼!大兄,不是做兄弟的说你,父亲的《乌观符》,你背诵一遍!”

    彭家五子中,彭始抟虽然年纪最小,只不过23岁,却已经中了秀才。

    彭家一众子弟,他当得第一,因此,在面对家主的诘问的时候,语气却不和善。

    彭始桐想了想,自己学业不如人,不敢与五弟争辩,他只得开口道:

    “青稻高田死,征兵寡妇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