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知府的选择(2)

    第七十五章:知府的选择(2) (第1/3页)

    放炮?

    城头上的清兵面面相觑……

    他们不会啊!

    ……

    南阳本坚城,地理位置更是重要,四面城头各摆放的有一尊三千斤红衣大炮。

    南阳城头,有佛郎机炮十余尊,更有老掉牙的虎蹲炮百余尊。

    此地本是明朝藩王所在,这里的火炮,大都是明朝遗存。

    按理说这么优厚的条件,旗丁自该懂得如何操炮。

    但是……

    莫说是操炮了,就连校场,也被南阳佐领拿去出租换了钱……

    幸好南阳城内荒芜,随便找了地方,分批轮流之下,他们倒也曾出过操……

    见到南阳内城的这些满人,竟然连放炮都不会,催领差点没给气死!

    “都给我坚持住,等待绿营到来!”

    为今之计,也就只有指望绿营了。

    清廷入关虽然只有二十来年时间,兵卒更是只换了一代人,甚至有些老卒还是上过战场的。

    然而……

    清廷入关,八成江山都是各地投降绿营帮忙打下。

    也就京营八旗和四大驻防八旗,几年前还曾和残明势力对阵,因此还保有战斗力。

    内地这各个城池满城中的旗丁啊,早就荒废了……

    也正是因为这样,三藩之乱的时候,纵然吴三桂心思不定,但也迅速席卷数省之地。

    ……

    南阳绿营守备名唤罗红团,麾下有兵卒700余人。

    虽然作为南阳城内最高武将,理应能指挥南阳诸地诸多千总汛,但是实际上,他能够指挥的也就是自己麾下的700人而已。

    清廷在裕州和邓州这两个散州处,各放了一个游击将军,如此来,南阳府境内的绿营,就三分了。

    占据了府城的,只是一个守备,不过是五品官而已,而两个府辖散州处,却有两个从三品的游击。

    地位更高的游击,却管辖不到府城,而占据了府城的守备,却又指挥不了地理位置重要的裕州和邓州。

    这么一来,南阳三千绿营,彼此之间互相制约。

    实际上,这是清廷的有意布置,实际上全国六十万绿营,都是这样布置的。

    只有这样,清廷才能睡得安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