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炮(2)

    第一百零八章:炮(2) (第1/3页)

    型砂浇筑法的要点就在模具制造、浇筑速度,以及炉火温度这几个要点上。

    白河之畔,早前的荒草滩里,已经建起了一座座一人高的熔炉。

    匠人们将铁矿石和焦炭分层摆放在点燃的熔炉内,然后用陶盖,盖在了炉子上。

    硕大的脚踏鼓风机,“呼哧,呼哧”的朝炉子里吹动空气。

    朱慈炯负手而立,身上的大氅早已取下,而在炉子边忙碌的匠人,更是穿着无袖的单衣——高达一千多度的炉子边,纵然是三九寒冬,也炙热逼人。

    李挺然站在朱慈炯的一侧:“殿下,这就地炼钢的法子,若是成了,可要省了很多功夫了啊!”

    朱慈炯点头,却叹息一声:“只可惜找不到会炒钢的匠人,铸造的还是生铁炮……”

    早在大明中期,铸炮就由铜炮改成了铁炮。

    因为铸造的生铁脆弱,是以就容易出现了炸膛之类的事情。

    当然,这时代的铸炮水平,虽然已经无法和万历朝时期相提并论,但是也没有到了晚清那种世界笑料的地步。

    伟大的尼古拉斯·盖章狂魔·清廷天才少男诗人·四·一鸭四十年·真花花公子·痴女情人收割机·乾隆四库毁书之后,华夏的科技就一落千丈。

    至此,无数华夏黑科技彻底失传——比如炒钢法。

    早在西汉时期,勤劳的汉人,就发明了炒钢的法子,能够直接让熔炉出来的铁水,变成了熟铁,然后再次捶打之后,就得到了钢。

    此法要比欧曼吧早了一千多年!

    炒钢法在国际上一直使用到1930年左右,在国内,一直使用到五十年前。

    ……

    对于朱慈炯的抱怨,张思源就当做没听到。

    自家这位殿下啊,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追求超越当前!

    比如他们的纺纱作坊,现在新出的机器,已经可以同时出了24根棉纱了!

    一台机器、一个工人,相当于满清控制下江浙作坊的六倍!

    这可是整整六倍啊!

    是领先全国最先进的江浙地区纺纱作坊的六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