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商贸部(1)

     第一百一十八章:商贸部(1) (第1/3页)

    李恒成站的笔直,他的右手,锤在胸口,嘴里更是嘶吼道:“陛下但请放心,臣纵死,必不辱国!”

    朱慈炯点头,他看向了焦三。

    “焦三,你是跟随朕从京师一路辗转万里,返回宛地的,朕且问你,汝部内乡、淅川一线,可有纰漏?”

    焦三沉声道:“殿下,我等境内并无不妥之处,只是我部以红薯招兵,引得郧阳贫民纷纷下山,而今不过短短半月时间,已经募的壮丁三千余了,若是等到事态进一步发展,得知这个消息地人越来越多,必然会有更多人下山的,我怕粮食将会出现问题。”

    虽然说今年他们种植的红薯,以他们给兵卒的补偿来计算的话,最低都能武装起数万大军。

    但是,摆在面前最严重的的一个问题就是——山区百姓们普遍缺粮。

    甚至,郧阳那边听说大明在内乡招兵之后,更是几乎整个村整个村的百姓,拖家带口前来内乡、淅川等地。

    这些人,总不能不救济!

    男人们参军,将脑袋别在裤腰上报效国家,若是放任人家妻儿老小饿死,那……就算用电焊将人家脑袋焊死,告诉他们这是天经地义——人家也是要造反的!

    家国天下,任何一个普遍性让人放弃了某一方面的政权,都是在耍流氓!

    正因为这样,使得原本计算好了,足够使用一年的粮食,却出现不足了!

    朱慈炯皱了皱眉头,这个时候,就算暂缓招兵也不成了。

    因为郧阳那边素来缺地,甚至要到了需要饿死老人,来延续下一代的地步了。

    百姓们知道这里当兵先给粮,还不是要汹涌而来啊!

    湖广今年大灾,南方大涝而北方大旱,本来粮食就不足的郧阳山区,缺衣少食的人家,堪称海量!

    况且,这个消息是民间自行流传开的,就算是他们不招收士兵了,朝内乡、淅川涌入的贫民,还会止不住的。

    此时,正是新生的大明收拢人心之时,放任投靠他们的百姓饿殍遍地,这可是一招败笔!

    ……

    “舅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