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蒲松龄的差事(上架求首订,2)

    第一百二十五章:蒲松龄的差事(上架求首订,2) (第1/3页)

    “虽然刀枪剑棍等冷兵器的制作,已经分离出来,单立作坊了,但是,火枪坊的制作种类还是有些繁多……”丁大牛说出了作坊现在的难题。

    朱慈炯点点头,丁大牛说的这个真的是一个不小的问题。

    “那你的想法是什么?”朱慈炯倒是有些好奇丁大牛会如何解决。

    “臣下倒是觉得,应该对火枪进行简化,最好只留下两三种,这样后勤的压力也会小了很多!”

    丁大牛私下也曾想过这个问题,他认为只留下两种弹丸就可以了,因为鸟枪和鲁密铳的弹丸虽然都是球形子弹,但是大小却不一样。

    虽然说新兵那边,都是要教授文化课的,他们能够辨识包装上说明,知道各种弹药的适配枪支。

    但是,毕竟各部都接受了一些投诚绿营、八旗,人数也有不少,他们却大都是目不识丁之人。

    弹药太多,怕是将来要出了纰漏。

    朱慈炯仔细想了想,火绳枪胜在点火率高一点,基本上能达到八成的左右,但是,这玩意怕潮湿,怕风,怕下雨,怕保养不当,使用时,也无法持枪对峙。

    燧发枪,确能完美的避开这些缺陷,虽然点火率稍低,但是胜在稳定啊!

    火绳枪改燧发,实际上只需要更换了激发装置就可以。

    至于燧石,这玩意要比火绳耐用多了!

    一场大战,士兵们携带两三块就足够使用的。

    所以,他下令逐渐停产火绳枪。

    “将鸟枪停了吧!”

    朱慈炯下定了决心,他缓缓道:“军中的鸟枪,等到火枪产量上来之后,逐渐退出现役,全部更换成火绳鲁密铳、燧发鲁密铳、以及新型火枪。”

    “这样我们只需要做出球形弹丸、长形弹丸就可以了,军卒们也不会将弹药搞混。”

    丁大牛点头,他也是这么觉得的。

    朱慈炯转向张思源:“舅父,让二舅那边与察哈尔部布尔尼接触,我们不是还差八千柄火枪没有交割么,今后就以战场缴获,和我们逐渐淘汰的火枪交割给他们!”

    “陛下,我们的枪要去掉燧发装置!”张思源轻笑一声,眼神里莫名的意味在闪烁。

    “正是此理!”朱慈炯也笑了。

    火绳枪虽然稳定,但是弊端太多,这种很容易就被针对了的火枪,还是送出去为好!

    而燧石激发,却是适应大多数的环境,而且还能伏击,这可不能泄露……

    李挺然道:“总管记得修书布尔尼那边,彼等答应我们的牛皮,还没送过来呢!”

    一说起这个,张思源拍了拍额头:“陛下,有件事前段时间太忙,我给忘记了,察哈尔部派来五百壮丁,说是让我们帮他们训练,我给安置在均县庄子里。

    前几天忙于陛下登基大典,倒是给忙糊涂了!”

    ……

    朕的草原河马先生要来了吗?

    朱慈炯笑了起来。

    “舅父,挑选忠诚教官,记得灌输他们大道理哟!”

    “哈哈哈,陛下放心,老臣省的!”张思源大笑起来。

    这些大道理是什么?朱慈炯没说,张思源也不问。

    但是,具体应该怎么教导,这还用说吗?

    自然是忠君啊!

    至于忠谁——他张家的胳膊肘还能朝外拐不成?

    ……

    丁大牛见到火枪的定型已经完毕,他弯腰拜下:“陛下,陛下重立大明,正是新潮新气象,臣恳请陛下为新枪赐名!”

    为枪械正名么……

    朱慈炯想了想:“鲁密铳在古丹阳境内的老虎沟作坊制造,又是复汉元年之前定型的,就叫丹阳造吧,官方名字就叫复汉枪。

    至于这新枪,则是在南阳作坊研制,是朕登基之后定型的。”

    他仔细想了想:“朕期盼大明收复失土迅若闪电,急若流火,风驰电掣,扫除鞑子犹若雷霆一击!

    此枪射程超远,威力超大,不若就叫迅雷枪”。

    ……

    炮坊那边,佛郎机已经铸造了一百来架,而炮架却还是之前惯用的炮架,没有车轮,行进时只能由兵丁抬着走。

    新型的炮架还没有制造出来……

    朱慈炯已经没有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