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一章:发股

     第二百一十一章:发股 (第3/3页)

姓买不起?

    因为依靠种地,他们根本就存不到钱!

    历史的惯性厉害吗?

    就算是在科技化盛行的现代,播种之后,打了两遍农药,不用锄地,不用打掐枝叶的现代,一人二十亩的规模种地——还一样赚不到钱!

    别扯犊子什么种药材、种稀缺植物,种大棚……

    本钱都没有,种个鸡儿哟!

    更何况是这个时代呢?

    诸上所述,朱慈炯在南阳大开作坊之后,对于传统手工业、小民经济的冲击,就可见一斑了!

    ……

    听到了张思源的话语,众人心中大动,却不是担忧自家的生意被人挖了墙根,而是——作坊真的这么赚钱吗?

    不怪这些地主应变能力太强,而是——明朝中后期这一段,乃是资本主义萌芽的时期啊!

    开放的民间环境,使得因循守旧的地主,大都被善于变通的豪绅取代。

    是以,当听到张思源的话语之后,这些时代骄子们,纷纷动心了。

    他们彼此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张思源笑而不语。

    陛下给他的纺纱机,现在已经挂了一百锭纱锭,甚至水力带动的纺车,已经开始普及。

    他说的利润,可是扣除了陛下一半所得之后的利润!

    并不是没有人见到他家大肆修建作坊,想要跟风的。

    但是,在实行军事化管理的作坊,张家纺织作坊地机器,外人根本就得不到设计图。

    也正因为这样,使得那些跟风之人,纷纷损失惨重!

    同时间、同空间,一台新式机器,抵得上人家三十三台机器的竖置纺纱机,若是干不过传统纺纱机,才是有鬼了。

    “还请明府告知一个详细数字,也好让我们各自筹划一下,看看都能吃下多少股权。”

    陈贵生开口了。

    陈家不差钱,虽然商路不通,但是,家族赚取的钱财却是不会少的,无非少赚了一些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