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三章:计议沿江炮台

     第二百六十三章:计议沿江炮台 (第1/3页)

    皇汉殿乃是早朝的大殿,殿内石柱都是大明历代君主雕像。

    这华夏殿乃是真正商议国政的场所,承担重量的却是华夏历来有为君主的雕像。

    而且看这些栩栩如生的雕像,身上的衣冠服饰都是各不相同,陈近南一眼就能分辨出他们各自是哪一位帝王。

    据说这皇宫乃是按照北方紫禁城的布局来建筑的,也就是说最少在华夏殿后面,还有一座如此雄伟异常的大殿。

    攫欝攫。按照道理推算,后方的那座大殿,当是历朝历代的贤能大臣雕像了!

    陈近南目光闪烁。

    进入大明治下以来,他一路搜集大明的各种消息,却是越看越是心惊。

    原本当他听说为了建造皇宫,大明皇帝竟然动用了十数万民夫,甚至单单是雕刻石匠就有三万人之多。

    原本陈近南还以为朱慈炯是一个穷奢极欲的暴君,却不想自从进入南阳一来,见到的却是难以言喻的富庶!

    距离南阳越近,这种对比越是明显,甚至在南阳县境内,已经几乎不可见茅草屋了!

    他因为早早就亮明了身份,是以,到怎么没被官府盘问,也因此得到了更多的消息。

    若不然的话,陈近南这样不停的打听,早就想冒辟疆一样,被退役后担任地方村正、乡老的士兵们给抓起来了。

    陈近南眼睛明亮——看陛下采取的办法,似乎是将以工代赈的法子,融合到了官府地日常劳役之中。

    他摩挲着下巴上的三绺长须:

    如此一来,不但使得百姓们不会逃脱官府劳役,更是以金钱刺激,使得乡民对大明极为拥护!

    沿途,他几乎没有听百姓们抱怨过官府赋税问题,甚至听到的更多的却是说谁家因为人口多,是以多得了很多劳役的机会,挣回来的工钱,足足起了几座大院子……

    身为郑成功左膀右臂,并且拥护郑经成为郑家家主的陈近南,不由得开始思考起来:

    大员岛地广人稀,若是将陛下的这套办法,照搬到大员岛……

    以那海岛上的土地肥沃,怕是不消一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