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一章:

    第二百七十一章: (第1/3页)

    郑家的船只,斩涛劈浪,一路朝着南方而去。

    占据了吕宋等地的荷兰人,顿时大惊。

    甚至,更是派人询问郑家意欲何为……

    爪哇岛在吕宋的南方,是一个有一百多座火山组成的狭长岛屿。

    此地的地形是以山地、丘陵为主,中间间隔盆地,爪哇岛河流短小且急促。

    绝大多数河流向北流,因为形成河流分水岭的中央山脉距南部海岸比距北部海岸稍近一些。

    不过,也有若干河流是向南流的。

    岛上最大的河流是位于爪哇东部的梭罗河和布兰塔斯河。

    这两条河以及许多较小的河都可用于灌溉,但只能在雨季通航,而且只有小船可以航行。

    顺塔国在爪哇岛上所占的面积并不大,最鼎盛时候,只是占据了北部三百余里方圆。

    《明史》有载:“其国一名莆家龙,又曰下港,曰顺塔。

    万历时,红毛番筑土库于大涧东,佛郎机筑于大涧西,岁岁互市。

    中国商旅亦往来不绝。

    其国有新村,最号饶富。中华及诸番商舶,辐辏其地,宝货填溢。

    其村主即广东人,永乐九年自遣使表贡方物”。

    此外,梁启超的《中国殖民伟人传》,也有记述:

    “新村主某,逸其姓名。亦广东人也,爪哇岛与苏门答腊岛隔巽他海峡。

    岛之北境以西有地名巴达维亚,亦称葛剌巴,向为爪哇大都会。

    元史世祖遣史弼征爪哇有葛郎邻国来拒,即此。

    爪哇国在元明时,雄于诸番,久握南洋霸权,其北滨海有地名杜板,即古阇婆国,亦名杜薄曰杜婆,又名诃陵,刘宋元嘉时始通中国,唐宋皆尝入贡。

    明太祖时爪哇者婆并时入贡,盖本二国也。者婆亦名莆家龙,又曰下港曰顺塔,流寓多广东及漳泉人。”

    ……

    当得知郑家只是例行慰问的时候,荷兰总督这才微微松了一口气。

    别看他在南洋行事凶狠,实则此时的荷兰人,在南洋并没有多少人。

    再加上这个时候,这个海上马车夫内部的矛盾也是重重,使得对于南洋的支持,可就弱了很多。

    整个南洋一代,荷兰人也不过数千大兵,配以三四万武装商人罢了。

    郑家的船只,越国吕宋,继续朝着南方驶去,这让心中警惕的荷兰人,这才松了一口气。

    而其他西方人,一来没有荷兰人势大,二来,此时的他们,在南洋诸地,只是占据了一些边角料罢了,并没有像荷兰那样,在南洋的牵扯太深。

    西方人传统的冒险区域,还是美洲两地……

    郑家的船队在下港也就是顺塔国所属的地方停靠下来,木栅栏内,早已暗中控制了此地的荷兰人,顿时心中大惊。

    好在郑家倒也没有与他们为难,只是观察了一番之后,郑家的士兵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留在当地补充淡水等物,一部分却是沿着道路,朝着内陆行去。

    “这些明人却是要干什么?”

    下港城内,一个络腮胡子的红毛蕃人皱紧了眉头。

    “爵爷,我刚才打听了一下,郑家人说他们是奉了命令,要出使顺塔陆家。”

    “陆家?”

    络腮胡子的男人眉头一挑,这可不是好事啊!

    “你赶紧派人,前往总督府,将郑家人的打算告诉总督!”

    前些年,他们在郑家手上吃了亏,就连战船都被郑成功给吞了,只是将他们的人员,给丢在船上,配以少量物资,他们在大员岛的劫掠,都被郑家吃得一干二净!

    明廷的变故,他们也是知道的。

    原本以为必死无疑,甚至整个境内都已经被北方的鞑靼人给占据了的明廷,竟然在清国统治下死灰复燃了。

    这可不是一个好兆头啊!

    要知道这个大明,实在是太可恶了!

    这个国家,纵然只剩下了一隅之地,还要与他们作对。

    一点都没有清廷好打交往。

    当初为了对付明人,清廷可是许给了他们很多好处呢!

    若不是郑家从中作梗,怕是此时的大员岛,早已成为了皇帝头上皇冠上的又一颗珍珠了!

    郑经派来的人叫做刘国轩。

    刘国轩出生于福建汀州长汀,他从小就受客家文化熏陶与山区艰苦环境的磨炼,从小养成了果敢坚定顽强的品格。

    隆武二年、顺治三年,清军大举攻入福建,刘国轩因家庭变故往投清军,在漳州开始了他的行伍生涯。

    刚刚到漳州时仅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