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九章:年遐龄

    第二百七十九章:年遐龄 (第2/3页)

川的船只,就没有停过。

    武昌三镇乃是一座因为商贸而兴起的新型城市,市民们的消息却是要比内陆城池灵通了很多的。

    李四就算只是一个小小的河工,却也知道,那些被朝廷安置到四川的百姓,都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听说只要是去了四川的人家,官府不但会分给一杆火枪,更是会被分了百十亩上等田地呢!

    ……

    “是啊,朝廷前旬还对湖南发起了征伐,调动千艘战船攻打,听说已经夺下了三四个府了呢!”

    船家刘成皱着眉头:“朝廷这时候调动这么多舟船,莫不是哪里出了乱子了吧?”

    他遥望东方,武昌以东,就是黄州府,那边与安徽安庆府接壤,莫不是清军杀来了?

    不对啊!

    若是清兵杀来,以三镇人消息的灵通,早该知道了才是啊!

    码头上的人们,纷纷停下了手中的活计,饶是商人多以利益为重,却也担心不已。

    皇帝陛下多好啊!

    这位皇帝陛下,可没有像清廷那样,恶狠狠的搜刮他们……

    皇帝陛下不但取消了各地的税卡,减轻商人的负担,更是降低农税,让老百姓们都有了活路。

    这么好的皇帝,可不能被清廷打败了啊!

    舰队并不知道老百姓的担忧,船帆鼓起,舟桨如林,占据了整个长江航道的大明战船,继续朝着东方而进。

    最大的一艘沙船上,朱慈炯正在审视恩科进士的新贵的资料。

    这一次朱慈炯亲自主持了恩科科举,所选择的进士,大都是符合他心意的政令人才。

    因为打着恩科的旗号,是以,朱慈炯这一次离经叛道的以杂学为题目,倒是没有遭受了多少阻力。

    以大明新建,正需要稳定人心为由,朱慈炯一股脑选拔了一千余名进士名单,至于有举人身份的生员,更是多达五千余人。

    他精心挑选了三千七百余人,正在各地官府以为县令副手,积累经验,学习实务。

    这些人只要短暂的学会了官府运作方式之后,朱慈炯就能放手将他们充任到地方,去掌管城池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