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148 进退两难

    第三章 148 进退两难 (第2/3页)

   “此言何意,凌云峰本就是易守难攻,此山脉如天兵天将矗立于后蜀和大齐之间,正是一道天然的城墙。此地势作战,本就是只要守住就好,何来战术原本是错误的一说?”

    “过去获胜的经验,未必适合于今日的战事。一来,行军打仗,忌兵法重复,凌云峰易守难攻之事,不仅我们心知肚明,后蜀也清楚了然。为什么他们还是要在巴渌、凤乌屯兵?为何他们仍然要来攻击凌云峰?”

    秦炎娓娓道来,似乎正在反省自己此前的战术,又好像在为今日之困自责不已。

    “兵法有云:可胜者,攻也。”

    泽竽道。

    “兵法亦云:不可胜者,守也。”

    秦炎又道。

    “正是如此。兵法开篇即有提出。从度、量、数、称、胜五个方面来衡量军队和粮食的规模,再以地势判断战法。今日大齐粮食充足,虽然赈灾消耗不少物资,但是没有用到半粒军需用粮,无论粮食还是军队数量或是地势,以守为先都是上策。”

    萧宇解释了一番,实在不明白秦炎今日为何发出这般感叹,难道凌云峰这种地形,后靠高山,前有凌云江,大齐的军队应该走出山脉,渡江而攻吗?

    “今时不同往日,虽然后蜀想要获胜必须攻,而我们想要获胜,若是反过来想一想,我们想要赢下这场战役,为何不能渡江攻下凤乌?”

    “这违背兵法。”泽竽和大皇子异口同声道。

    “的确是,一来我们不熟悉凌云江后面的地形,二来,我们也不熟悉凤乌和巴渌的布防。我们甚至根本不知道后蜀这次究竟有多少兵。”

    “我们真的要知道那么多吗?”萧宇问道。

    “大皇子觉得我们双方的兵马人数各是多少?”秦炎问道。

    “我方十五万大军,而后蜀最多不过八万。”

    “以多胜少,又有地势之优,粮草充足,让他们不战而退就是了,朝中大臣都是这么想的吧。大皇子也一定以为此战定然比三皇子出使南吴容易得多。”

    “怎么想的不重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