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四十八章 大婚

    三百四十八章 大婚 (第2/3页)

此盛情,即非常高兴地答允出席。

    身为参知政事欧阳修肯亲临,那么本是犹豫到与不到之间的王珪,胡宿,杨畋,司马光,沈遘等也就陆续答允到场作贺。

    不过欧阳修到场,也有些人本来会到,也就不到了。

    此外还有范镇,吴奎等官员推却不至的,也许是自重身份。

    至于韩琦,曾公亮,蔡襄等大佬,甚至王安石本人,章越明知道他们肯定不会来,也礼貌性了发了请柬,他们都统一辞推说身子不适,虽人不会到,但礼一定会到。

    果真到了婚前,韩琦赠送章越沉香一两,契丹马鞍一副,上等的檀木屏风一对。

    曾公亮赠了章越折扇一柄,贺钱两千。

    蔡襄赠了章越狼毫笔一支,小银锭一对。

    其中要属韩琦送得礼最重,这出手笼络人的本事。当然其中也有欧阳修,韩忠彦的面子在里面。

    至于其他官员也有馈赠,其中与章越没什么往来的枢密副使包拯,也送了他一方砚台。

    而一贯不喜欢自己的王安石,竟也有送礼。章越吃了一惊,他本以为王安国,王安礼代表他来了就行了,送请柬也只是礼貌性行为。

    不过章越看了王安石所赠之物,也是恍然了。

    王安石赠了他自己写的大作《淮南杂说》,章越见了哭笑不得,哪有把自己的书赠人作贺礼的道理。这本《淮南杂说》上还有王安石的一句话‘他年若得窥孟子,终身安敢望韩公。’

    章越明白这是王安石师孟尊韩的一贯主张。

    除了《淮南杂说》,还有贺钱三千。钱虽不多,但这点上还是令章越对王安石刮目相看了。

    最后就是官家本人了,天子当然不会出席自己婚宴,不过这桩婚事是他御赐的,章越与岳父吴充先后上疏表示了感谢。

    官家也是好成人之美,当即又将七驺仪仗借给了章越,允他成婚之日使用,同时又御赐了锦缎十匹。

    章越听了不由感慨。

    虽说韩琦等人无法赏脸,但若非苏轼去了陕西任官,自己婚宴上,唐宋八大家可到了五个。

    这朋友圈谁敢信?

    成婚那天开一溜豪车作婚车很有面子?那与天子御用的七驺仪仗比一比?

    而郭林,范祖禹,黄好义等几位同窗那日都随自己往吴府迎亲。而黄履,韩忠彦两位太学与自己交情最好的同窗,人都不在汴京,只好作罢。

    太学同窗里章越也未邀得太多,而何七章越本也没打算邀请之列,不过此人是自己的同乡兼同窗,不邀请面子上也过不去。但对方极懂得分寸,竟主动让人转告自己说是害病不能前来。章越自是巴不得如此。

    至于同年进士,除了自己和五甲在京等候守选的外,都出外为官了。章越想起自己刚中进士那会,正值榜下捉婿的高峰期,自己是吃了好几场婚酒。

    自己不在那时办婚宴,着实是亏了不少份子钱,想一想实在是心疼的睡不着觉。

    到了成婚前一日,章家的门前已是搭起了偌大的彩楼,彩楼的竹棚上都扎起了彩绸,坊间巷里早知道当今状元住在了此地。

    而章家搭了这么高大的彩楼,邻里们出工出力都来帮忙,不过数日即是搭好了。

    按婚俗成婚前一日吴府至男方家里铺床。

    但见十七娘的嫁妆先一步送至,一件一件的披红箱笼摆满了章越所住的西院,之后又被抬进了新房。

    主持的是吴府的陈妈妈,办事甚是妥当。

    章越至汴京身边就唐九,张恭两位傔从,而原先借住章俞宅子时,虽有些仆从服侍,但没有带走。至新宅时章实便去牙侩那买了几个仆役。

    虽说每日都有不少破落户至汴京卖身,不过好的仆役却不易寻。

    章实新买的这几个仆役,当时只顾着同情对方身世可怜,其他的没看。

    结果到了章家里笨手笨脚的不说,还有一人看章实好说话,居然有几分性大,章实不说,甚至连于氏也敢甩脸色。

    章越见此后也不言语,吩咐唐九将此人给打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